彩电|彩电产业倾颓 屏宇宙崛起( 二 )


而这一切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 以传统与屏幕没有太大相关性的白电和厨电产品为例 , 其智能化产品线纷纷开起了“天窗” , 冰箱大屏 , 蒸烤箱智慧显示屏等的运用不断增加;另外 , 在很多建筑“未来家”的设计中 , 传统的窗户和玻璃幕墙正在被构想成“显示器” , 既可以充作窗帘隔档 , 又可用作屏显设备 。
TCL智慧终端事业群CEO杜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消费电子领域正面临着技术升级浪潮的冲击 , 即使传统被视作机械工业而非电子工业的白电也在这种浪潮下朝着联网、智能发展 。 而随着智能设备去中心化的趋势 , 用户终将迎来“泛智屏”时代 , 不拘泥于手机、电视、冰箱屏幕 , 所有信息和内容在屏幕间自由流转 。 而这无疑为所有相关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 如何将技术能力和产品能力建立与用户的强相关 , 如何加速平台化、软件化建设 , 是行业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 她还指出 , “元宇宙”概念催生了各类终端信息流转界面的需求 , 无论是家居、车载、游戏、商务办公等 , 屏显示将无处不在 , “屏宇宙”时代正在降临 。
彩电企业赛道需不断拓宽
彩电产业不会消亡 , 但在新时代新需求下 , 这个产业面临改革是一个确定的方向 。 海信视像、深康佳、创维数字以及几经拆合的TCL电子是A股和港股中主要的黑电股 , 观察其与科技股甚至白电股的对比表现 , 可以发现其“活性”和市值均较低 。 市场资金总是选择流向更具潜力和回报的板块 , 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彩电产业面临的困局 。
对于彩电产品而言 , “芯”与“屏”往往被业界视为显示的核心技术 , 但就目前而言 , 除了TCL拥有上游屏显优势外 , 拥有“芯、屏”核心技术的国内品牌并不出挑 , “缺芯少屏”的代价就是品牌缺乏核心技术话语权 , 依靠规模取胜在很长时间内是彩电市场的“王道” 。 在海信、TCL、创维、康佳等主流品牌以外 , 近些年小米、乐视、PPTV甚至主走电商渠道的AOC等一系列新品牌不断崛起 , 他们的手段也几乎如出一辙 , 依靠低价走量 , 短时间内形成大量市场规模 。 以彩电代工厂冠捷为例 , 2020年其代工彩电数量接近1500万台 , 2021年约1420万台;另外还有兆驰 , 其彩电代工数量也在千万台以上 。 无怪乎有人评价中国彩电终端制造企业只是“组装厂” , 上下游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极大挤压品牌的营收和利润 。
在未来的“屏宇宙”中 , 彩电的功能无疑会迎来众多替代者和挑战者 , 传统彩电市场“一亩三分地”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 在传统优势以外 , 彩电品牌必须跨界寻找机会 。
以海信为例 , 公司从2011年左右开始布局智慧医疗产业 , 2020年在“海信超声”新品发布会上 , 推出一系列彩超诊断仪 。 同时 , 公司组建医疗技术攻关团队 , 在临床病例、AI影像训练等方面提升专业精度;同时 , 海信还参与到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建设中 , 新的产业布局也许会成为品牌升级的突破口 。
【彩电|彩电产业倾颓 屏宇宙崛起】再如康佳 , 近年来发力半导体芯片产业 , 依托其在显示芯片方面的技术积淀 , 涵盖了上游芯片设计 , 中游封装模组及下游多行业应用 , 产品应用范围包括影院、监控设备、演播、医疗、会议、证券等广泛场景 。
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 , 现在我们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 产能过剩使得各种政策、手段的边际效益递减 , 中国经济中各行业都面临迫切的转型问题 , “把世界上最好的麦克风收进来拆碎再组装起来 , 然后我可以照做 , 这不叫核心竞争力 , 或者说你的产品技术壁垒太低;只有你的竞争对手不花个三五年 , 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就没办法模仿你 , 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 才是具有技术壁垒的产品 。 ”在他看来 , 找准企业的“金刚钻” , 并不断发力 , 为客户创造具有市场接受度的产品和服务 , 才是企业为社会创造的真正价值 。 在竞争中沉浮的彩电企业和品牌也应如此!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