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论文,要求创新几乎是在逼人撒谎( 二 )


吃透先前研究的第二个理由是,要把自己放入一个学术共同体之中 。我们可能会觉得,根本不可能读完既有研究再创新,一方面是量大 , 另一方面是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别人的观点很难理解,自己的一些自认为有新意的看法别人都早已想到过 , 于是就陷入焦虑:按这套逻辑来,还有可能写出自己的研究吗?然后找一大堆理由,比如二流学者不值一提 , 比如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当传声筒,比如理解他人归根到底是不可能的,最后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开始自由联想自由发挥 。结果是,一代代的“原创性”作品不断重复别人老早已经以高得多的水准处理过的观点 。吃透先前的研究 , 才能真正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没有人有义务关注一个尚未证明自己的研究者说了什么,去认真对待他的“独创”思考 。把自己放入学术共同体,放入既有研究脉络之中 , 读者才能快速定位我们的研究,理解其可能的意义在哪里 。
总之,重要的是“观点本身”而不是“自己的观点” 。如果发现严格贯彻这套逻辑无法写出自己的独创研究,那就说明自己不是这块料,应该做些别的工作 。这也没什么,大部分人都不是这块料 。要求每个学生写论文、写有创新点的论文本就很荒谬 。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人要把别人的书读懂就很难很难了 。学术,特别是理论研究就是这么残酷 。绝大部分人一辈子就是在努力把别人20多岁想出的观点想明白一点,再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 。至圣先师只有一个,绝大多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已 。
我相信在一个小领域内吃透既有研究是可能的,虽然无可否认,这是很累很累的,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部分人在这一点上可能都没有做得很好 。进而我认为,绝大部分人应该止步于理解、梳理,而不是写所谓具有创新性的论文 。
03
文科论文有什么用?
前面讲的是穷尽专业内的文献很难,在此基础上作出突破很难,对大部分人而言,要求创新就是在逼人撒谎 。

文科论文,要求创新几乎是在逼人撒谎

文章插图


但除此之外,还存在更严重的问题,我们现在绕回一开始谈的“专”和“博”的问题 。主要分两点:
一个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专业和专业外知识的关系如何处理;
一个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专业论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 。

第一点其实前面已经谈了很多,这儿我们从反面谈一下 。我们可能会陷入一种幻想,就是要做小题目,一个个博士做一个个小题目,然后积累起来、组合起来就出现了大图景,出现了整体的进步 。似乎小题目之间自然而谈就会呈现出和谐的整体秩序,似乎做小题目的人即便不了解这个整体,也能理解好、做好自己的小题目 。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搭积木幻想 。整体联系着部分,部分联系着整体,两者不断循环 。结果是,每个研究者眼中都有各具特色的、或具体或模糊、或有意勾画或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大图景,并在这个大图景之下定位自己的研究 。
如果承认这点,那么对知识储备、对阅读量的要求又急剧上升了 。穷尽既有文献真的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经典著作往往集中出现于特定时代 。这不是因为那些人恰好生活在那个时代,而是因为那个时代恰好能产生那些人 。什么时代呢?范式转换的时代,社会背景、学术框架剧烈变化,先前的东西大多没了价值,又要开始白纸上立框架了 。
第二点是 , 这些专业门槛这么高的论文写出来有什么意义?理工类的还好说,没人看就没人看,有实际效果就行 。人文社科类的大部分研究其实没什么实际功用 , 其主要的意义就是促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但如果这个“我们”就是那么三两个人,它的意义就几乎不存在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