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文章插图

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文章插图
_原题为:(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文章插图
资料图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新华社采访人员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纠正核酸检测“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 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各地相继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 。风险区如何划定?密接、时空伴随等怎样判定?坚持做核酸有无必要?聚焦落实过程中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权威回应 。
问题一: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是否会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答: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 , 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
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作出的 。近三年来 , 我国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经验 ,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每一次调整优化,都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 。这些调整要求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防控 , 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
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文章插图
资料图
问题二:有群众反映 , 其所在地方提出“社区暴发地区”“社区传播明显地区”等,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后,风险区如何划定?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在科学精准管控风险区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管控范围和人员 。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实践应用以及今年7、8月份的评估 , 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约为3/10万,风险极低 。为尽可能减少管控区域和人员,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划定 。
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 。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
问题三:有群众反映 , 目前有密接、时空伴随等多种判定 。不同判定应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措施?
答:密接是密切接触者的简称,一般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 , 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第九版防控方案共列举了9种密接人员类型,包括共同居住人员等 。
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明确 , 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同时要求,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 ,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