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该来的还是来了,俄敲定新决策,微软、英特尔等担心的情况出现

【CPU|该来的还是来了,俄敲定新决策,微软、英特尔等担心的情况出现】CPU|该来的还是来了,俄敲定新决策,微软、英特尔等担心的情况出现

文章图片

CPU|该来的还是来了,俄敲定新决策,微软、英特尔等担心的情况出现

文章图片

CPU|该来的还是来了,俄敲定新决策,微软、英特尔等担心的情况出现


这段时间俄市场的遭遇有目共睹 , 在美“民主灯塔”的号召下 , 英特尔、谷歌、甲骨文、微软等大批顶尖科技巨头接连加入了断供队伍 。 要知道 , 不管是半导体芯片等硬件 , 或者是互联网、系统服务等技术软件 , 俄市场都非常依赖进口 , 由此不难看出西方的断供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 若长此以往 , 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
虽然没人知道俄市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对高科技“制裁” , 但外界却一致认同 , 俄方面必然会快速地敲定应对措施 , 且不会“便宜”了这些“使绊子”的企业 。

果然 , 该来的还是来了 。 3月8日有消息传出 , 俄方面已正式通过了一项提议 , 计划建立一种“单边”软件许可机制:无需授权或者专利所有人的同意 , 就可以更新到期的许可证 。 与此同时 , 还解除了对最大资源网站RuTracker.org的限制 。
或许很多人对RuTracker.org都不陌生 , 这是俄罗斯最大的资源网站 , 其中不乏Windows , AutoCAD等盗版产品 , 由于盗版横行 , 在西方企业的强烈要求下 , 该网站在2015年时就被俄罗斯给禁止了 。
如今该资源网站在俄市场突然又被允许经营 , 这相当于是明确告诉西方企业 , 既然你们违反公平开放的市场原则、付费都不让用 , 那么我们也没办法 , 只好绕开限制、被迫使用盗版了 。

虽然这项提议是无奈之举 , 但从结果来看 , 对深处被断供旋涡的俄市场却是一举两得 。 一方面是减轻了诸多关键领域受到的“制裁”压力;另一方面 , 则是用这种颇受争议的方式 , 让西方企业为恶意停服的行为付出代价 。
对微软、英特人等企业而言 , 它们担心的情况出现了 , 如今的局面可谓是得不偿失、进退两难 。 如果因此而恢复供应 , 那等于是在打脸自己;但如果继续暂停供应 , 那么未来可能造成的一切后果 , 则都需要自己默默忍受 。

要知道 , 微软、英特尔这些领跑业内的美企巨头们 , 在核心软件系统等技术研发方面以及产业生态建设方面 , 前期都投入巨大 , 而为了收回研发成本、得到持续高效的市场回报 , 他们一直都在严厉打击盗版 , 并为此付出了不少精力 。
可现在它们明确站队的行为 , 显然是有意触碰公平开放市场原则的底线 , 在主动放弃对客户一视同仁的发展理念、且拒绝对客户授权使用之后 , 又能有什么更好的理由来阻止盗版的出现呢?
盗版的资费本就十分廉价 , “萌芽容易、扑灭难”也是行业常态 , 如果这些西方企业继续对正版停服 , 必然会掀起更大规模的盗版风波 , 时间越久就越难收场 。 这不仅会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利润损失 , 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持续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 更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 西方“发明”的断供行为完全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虽然支持正版固然仍是所有客户们践行的路线 , 但有时候的是非对错也不好一概而论 , 毕竟非常时期总有非常的方式 。
而对正处爬坡阶段且同样依赖西方软件的中国互联网市场而言 , 应当时刻保持警醒 。 事实早已证明西方企业靠不住 , 因此 , 我们必须加快研发脚步 , 在软件系统等“根技术”方面早日完成全面的国产化替代 , 只有做到了手中有粮 , 在未来面对各种危机时才能心里不慌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