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线虫不简单!大脑被高精度还原,可动态蠕动前行( 三 )


下一阶段 , 天演团队计划让这只“赛博线虫”实现避障、觅食等更复杂的智能任务 。
事实上,类脑智能研究一直是个全球性课题 。
国际上,包括欧盟脑计划支持的Blue Brain项目、美国脑计划等都在进行类脑研究;科技巨头如谷歌 , 近5年一直在发布脑图谱、脑工具;高校研究机构如MIT,用19个线虫模拟神经元实现了自动驾驶控制……
然而,单从类脑研究来看,各团队的研究方向却有很大不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团队藉由先设计芯片、再设计算法的方式来实现类脑计算 。
但这样的研究,反而会被芯片等硬件约束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最终与实现类脑智能的目标相距甚远 。
相较之,天演团队选择从实现AI的角度,去研究并实现类脑智能 。
但即便如此,费尽心力建模一个线虫大脑,真的有意义吗?
线虫“大脑”,有什么用?
若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问题,那便是:

这是迈出人造智能生命的关键一步 。

这只线虫不简单!大脑被高精度还原,可动态蠕动前行

文章插图


自人工智能诞生以来,把“机器打造得像人一样” , 便成为了研究人员一直努力研发的方向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 哪怕到了现今以深度学习为主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还是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程度 。
即便是像2016年AlphaGo轰动世界的那场围棋比赛,也只是刷新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 。
但也正如CMU教授Hans Moravec所述:
要让电脑像成年人一样下棋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让电脑拥有一岁小孩水平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却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在2016年的时候,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就给出过答案 。
他认为 , 深度学习本质上依赖于人工神经网络 , 而生物的智能所依靠的是生物神经网络 。
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更接近于“实现功能”,而生物神经网络模拟的则是“实现功能的结构”,二者在“体量”上便不是一个级别的,后者明显要庞大得多 , 也更重要——
因为结构决定功能 , 而生物神经网络才是智能的载体 。
因此,黄铁军基于这种情况下所提出的“解法”是:
从脑机理模拟的角度出发 。

简单来说 , 就是要去探索生脑大脑内部的“运作模式”,这才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途径之一 。
这只线虫不简单!大脑被高精度还原,可动态蠕动前行

文章插图


无独有偶 , 在更早的2009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Henry Markram教授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
【这只线虫不简单!大脑被高精度还原,可动态蠕动前行】当时他宣布了一个计划——将在理解大脑结构的基础之上,用超级计算机建立大脑模型 。
这项计划后来得到了欧盟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因为这种方式的意义不仅仅是理解人类大脑智能的本身,甚至还可能为脑疾病找到别样的治疗方法 。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要想模拟人类整个大脑神经网络,靠计算机是相当困难的 。
这不仅仅是因为计算模拟的复杂度,更是因为生物大脑本身的复杂度 。
毕竟人类大脑的含有神经元数量高达1011,其所需的计算量和成本可见一斑 。
而人类实际上通过大脑去做推理、创作等一系列行为时 , 所消耗的功耗仅为20-25瓦 。
也就是说生物大脑具备了“高智能”、“低功耗”的特性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