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虚拟电厂( 三 )


掀开虚拟电厂所谓科技感的“面纱”,窥探到资本市场和实体行业的脱节一角 。“当前活跃台前的虚拟电厂业务,本质上还是‘电力需求响应’ 。对电力行业而言,挺寻常的一个事物 。”上述电力行业的研究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需求响应,电力行业耳熟能详但大众知之甚少 。2013年上海首次开展需求响应试点以来,在我国开展了大量实践 。典型应用场景之一,即每年迎峰度夏供电缺口期,通过供电企业提前邀约,用户响应邀约,在约定时间减少用电 。事后,参与响应的用户可以获得补贴,即“不用电可赚红包”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今年5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 , 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力争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
需求响应和虚拟电厂之间,能以假乱真但不能如假包换 。一般认为虚拟电厂的范畴包括需求响应,两者本质相同 , 是同时存在的两个概念,区别主要在于包含主体的变化,前者是对后者的补充与拓展 , 后者是前者的子集 。前者不仅聚合了可调负荷,还重点关注近几年大规模发展的分布式电源及储能 。
在两者交集之外,虚拟电厂之所以称之为虚拟电厂,差异泾渭分明 。区别在于,虚拟电厂的运作机制和电力现货市场关联更紧密 。需求响应通常只在传统的夏季负荷供应紧张期间,根据特定的机制缓解用电紧张 。脱离了电力市场这个关键语境,虚拟电厂实质仍是行政指令下的需求响应 。吴科俊直言:“需求响应是计划模式下的一种补贴机制,效率较低且不可持续 。”
王澍指出,虚拟电厂技术或类似负荷控制技术,已经在科研领域出现了10年以上,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在传统电力体制下 , 不具备催生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的环境 。没有电力市场机制,具体来说是没有电力现货市场机制,虚拟电厂只能是示范示范再示范,无法形成商业化、规模化、常规化的产业形态 。
虚拟电厂是打开“能源数智化的关键钥匙”,却未能推开市场的门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尚处于模拟结算试运行中,以此为基的国内虚拟电厂亦在第一阶段投石问路,广阔“钱景”在当下只是一种美好假设 。当前众多券商尽力营造紧迫感,罗列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装机数据为论据,声称“国内虚拟电厂市场规模2030年可翻倍增长至千亿元,其中2025~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0%以上”,更不乏有大胆者预测,虚拟电厂是“十个三峡”万亿级别空间新蓝海 。
论证过程颇有偷换概念之嫌,结论是否值得推敲另当别论 。真相是,后天很美好,却难捱明天的困难,虚拟电厂在国外也并非一片坦途 。
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近期发布报告称,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AEMO)在2019年宣布其虚拟电厂示范项目时 , AEMO预测到2022年可能有700兆瓦的规模 。到2021年AEMO示范结束时,仅有31兆瓦加入,占应急频率控制和辅助服务(FCAS)3%的市场份额 。
对于发展缓慢的原因 , IEEFA报告指出,目前,对于客户或虚拟电厂供应商来说,没有大额可靠收入,而开发成本可能是巨大的 , 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成本不低 。因此 , IEEFA预计虚拟电厂运营商利润率不高 。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今年4月对全球93家虚拟电厂企业的调研结果,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虚拟电厂企业实现盈利 。加拿大安大略省独立电力系统运营公司高级经济师何爱民告诉采访人员:“在国外因为成本和效益因素,虚拟电厂发展得并不快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