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后,还在继续无理取闹,知网为何如此嚣张?( 四 )


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后,还在继续无理取闹,知网为何如此嚣张?

文章插图


公众已然对知网产生了不信任,相对而言其公信力的降低 , 再发生一些违规的事宜,自然会更激发民愤 。
信息建设对于学术水平的长久发展 , 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
因为翟天临事件的发生,论文查重机制日趋严苛的,这让学生写论文的过程苦不堪言 。
另一方面,单次论文查重就需要支付几十到几百块不等的查重费用 。
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后,还在继续无理取闹,知网为何如此嚣张?

文章插图


如果查重重复率高于水平线,继续修改之后,还需要再次查重,次数越多,学生修改论文的过程越漫长,同样的费用也就越高 。
这是引发学生群体对于知网口诛笔伐的最主要原因 。
知识采集分享平台本意自然是应当为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独立性提供最基础的后盾,在学生能够自如获得相关知识参考的情况之下 , 更进一步 。
但是现在知网平台非但没有做好这一点 , 反而成为了学生突破性发展的阻碍 。
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后,还在继续无理取闹,知网为何如此嚣张?

文章插图


因为高昂的查重费用 , 学生不得不在撰写论文的时候,避开一些特定的术语,从而生产的论文专业性会大幅度地降低 。
但如此一来或许他们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就会降低 , 对于知识水平的长远发展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
高水平的知识自然是兼顾专业性以及创新性,但知网高昂的费用,让高校以及学生同时不堪重负 。
又因为学术垄断,无法通过其他更好的学术信息平台得到相应的信息,因为金钱的原因 , 不得不放弃进一步的发展,这无疑是十分可惜的 。
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后,还在继续无理取闹,知网为何如此嚣张?

文章插图


现在的知网,与其说是知识共享平台,不如说是一个大型的割学生韭菜的网站 。
对于学生而言 , 尤其是本科在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本身的研究能力不足以让他们在没有参考文献的情况下,写出足以达到水平的相关论文 。
想要写好一份论文,一定是需要大量的文献参考,但是在最为权威的知网上,下载一篇论文就要三十元,而大量的文献阅读也代表着,这一笔费用也不会低 。
再加上论文查重所需要的费用,尤其是在知晓这些费用后,并没有流向写出论文的相关学者 , 反而是成为了知网单独的收益,这自然会让整个社会对此产生怀疑 。
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后,还在继续无理取闹,知网为何如此嚣张?

文章插图


而学术研究者们费尽心思写出的论文,很多都是在自己并未知情的情况下被上传到了知网,为知网创造了不小的收益,自己却分文未得 。
这显然也让这些学术研究者们十分心寒,自己上知网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花钱,而这笔钱究竟进到了谁的腰包里还不得而知,自然也不愿意 。
以往没有追究,不代表他们不占理,知网如此做法,直接引起了作者这一庞大群体的不满 。
这次关于知网的反垄断调查 , 一方面摆明了知网需要整改的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也让公众开始思考,如果不从知网上查询 , 那么是不是需要更加完备的知识共享平台 。
面对着公众的不信任 , 知网方面要做的不仅仅是肃清内部的复杂关系,明确收益链,同时也要保证学生以及研究者的权益 , 而这并不只是降低价格就能够解决得了的 。
【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后,还在继续无理取闹,知网为何如此嚣张?】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