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如何根据房间大小来选择空调匹数

陌生人社交|如何根据房间大小来选择空调匹数

1、匹数对应房间大小的面积
 其实对于空调这个常居家中的“老朋友” , 我相信不少人上来看见匹数上来就开始头晕 。 其实匹数很好理解 , 就是制冷量的大小 , 它直接关乎了如何根据房间大小来选择空调制冷量 , 那怎么计算呢?

这边有一个公式:以1.5匹为例 , 制冷量=2000X1.5x1.162 , 其中2000约为一匹制冷量 , 换算成W(瓦)就要乘以1.162 , 再乘以1.5的匹数得出的结果是3486W 。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 一般情况下160W-200W制冷量约适用于1平米的房间 ,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也可用200Wx房间面积 , 比如200Wx18=3600W , 可以得出一个大概制冷量的数值 。 但这种计算方式相对不够严谨 , 仅供参考 。

这两种计算方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 , 假设你的卧室为18平方 , 那么制冷量就需要3500W左右 , 是不是跟上面两种计算方式得出的数据临近?那么这也意味着 , 你购入一台1.5匹的空调就可以 。

为了方便大家查阅 , 附录简单匹数、制冷量和房间面积的数据图 , 大家可以根据房间大小和制冷量的需求自行推算需要购买的匹数区间 。

图:仅供参考
2、能效对应的功耗到底怎么看

好不容易搞明白了匹数 , 能效又把人看懵圈 。 其实能效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 它能为购买空调提供最直观的参考 , 我们上面提到的额定制冷量一般情况下也会出现在那张能效标签上 。

首先 , 我们要搞明白三个字 , 能效比 , 因为它直接关乎了空调能效的等级划分 , 我们在目前市售的新版本空调上看到的1-3级其实就是能效 。 简而言之 , 能效比的数字越大 , 能效等级就越低 , 能效等级越低 , 比如1级能效 , 也就证明这台空调省电又节能 。
能效比的计算公式=制冷量/制冷功率 , 在耗电功率固定的前提下 , 以一台额定制冷量4500W的分体式定频空调为例 , 它的1级能效标准为3.6 , 2级能效标准为3.4 , 3级能效标准为3.2 。

必须要承认 , 如果需要节省电费 , 那么在制冷量相同的情况下 , 一级能效省电又节能 。 来看一个数字 , 假设一台制冷量3486W的1.5匹空调 , 额定功率固定 , 一级能效968W(计算公式3486W/3.6)的空调要比三级能效1089W(计算公式3486W/3.4)的空调省下0.121度电 。 (计算公式1.089-0.968 , 额定功率为实际耗电量 , 每工作一小时耗电量为1.089度和0.968度 , 数据仅供参考)

别小看这每小时的0.121度电 , 谁能架得住积少成多呢?

但需要注意的是 , 由于空调分定频和变频 , 能效也分为EER能效和APF能效 。 因为变频空调的压缩机功率不再固定 , 所以电量和制冷量会发生一些变化 。 从数据上来看 , 一台额定制冷量4500W的变频空调 , 一级能效已经能达到4.5 , 比定频空调的1级能效3.6要高出不少 , 这也意味变频空调普遍会比定频空调更省电 。

3、定频与变频哪个更好
面对品类繁多的产品 , 我们在购买空调时会发现定频和变频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 其实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在压缩机上 。

定频压缩机要根据频繁开关来控制房间温度 , 而变频压缩机则会不停调整来达到设定温度 。 简而言之 , 定频空调达在达到预定温度时就会停止运转 , 等到温度升高后再次开启 , 整个过程就是反复的停机循环 , 这样的最大问题不仅会造成房间温度的冷、热、冷、热 。 频繁的启动暂停也很容易对压缩机造成耗损 。

反之 , 变频空调可以理解为匀速前进决不放弃选手 。 假设房间33度 , 空调设定为23度 , 那么在房间温度到达23度时 , 变频空调并不会停机 , 而是选择慢速制冷 。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屋内恒温 , 提高用户舒适度 , 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延长空调寿命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