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婚嫁习俗( 二 )


“蜜月”一词来源于新娘子在婚后一个月内饮食蜂蜜酒(用蜂蜜经发酵酿成的一种饮料以增强生育能力——尤其是生育男孩的能力 。
在英国对于结婚纪念日十分重视,每年都要庆祝并有不同的称谓 。第一年是纸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为皮革婚,第四年为毅婚,第五年称木婚,第六年称铁婚,第七年叫铜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为柳婚,第十年是锡婚,以后是钢婚、绕仁婚、花边婚、象牙婚、水晶婚 。从第十五年以后,每五年各有一个称谓,依次为搪瓷婚、银婚(第二十五年是个大典、珠婚、珊瑚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钻石婚 。这最后一个是第三大庆典,但很少有人能够庆祝这个庆典 。
向心仪对象赠送爱匙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威尔士人从17世纪就开始这么做了 。爱匙由追求者或追求者雇用的雕刻匠雕刻而成 。之所以雇用雕刻匠,是因为追求者的手艺实在太差没办法自己雕刻 。爱匙的柄部会刻上各种符号,比如心脏、车轮或船锚,表达对对方或双方的心意 。爱匙尺寸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很精巧,有的却很精简 。它们自诞生之日起即大放异彩,随着岁月的流逝更演变为一种装饰 。今天,旅游业内大量的爱匙作为纪念品出售给游客 。
英国现代婚礼习俗
新娘有“母鸡之夜”(Hen nights晚会,新郎有“雄鹿聚会”(“Stag”
parties,分别类似于独身女/单身汉聚会 。聚会上有婚仪演练,但演练后可没什么聚餐 。如果新人去教堂结婚,教职人员会在婚礼举行前三周的周日宣读预期婚礼的结婚公告 。宣读时新郎和新娘不得在场,否则不吉利 。婚礼往往在中午举行,随后是各就各座的宴会,称为“喜宴” 。婚礼邀请与美国的习俗类似,但很少有人费那么大劲儿一张张地填写请柬 。回复卡片也不再使用,因为宾客会自行购买 。新娘从教堂出来时,如果有烟囱清扫工亲吻,会很吉利 。
婚礼服饰
与传统的西式女装相比,新娘的婚纱少了些许华丽 。随便妆点些耀眼的东西都需要人们专程赶往大城市,故而花费不菲 。
新娘很少会把婚纱留给女儿,而是会把它卖掉或让人用婚纱的料子为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制作洗礼服(Christening
gown,因为着装要“有新有旧,有借有忧,硬币放鞋内,万事不会愁” (Wear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 and a lucky sixpence in your
shoe”——古老的英谚如是说 。
今天,许许多多的伴娘取代了新娘子的成年看护,看护的着装是要新娘子埋单的 。新郎也很少穿黑色无尾礼服,除非是正式的大型婚礼 。西装比较常见,伴郎也会穿 。亲家母之间从不商量婚服的颜色搭配,也不考虑伴娘着装的颜色 。
【英国婚嫁习俗】婚礼车队
参加婚礼的人排成队伍向教堂行进(这种习俗古已有之,目的是保护新人,使他们不被妒火中烧的其他求婚者伤害 。豪华轿车很少见,因为它们在弯弯绕绕的小路上可不实用,婚车通常为劳斯莱斯或者老爷车 。传统上,英国新娘只有一位成年看护(即证婚人 。今天的习俗则是由许多伴娘取代成年看护 。带领婚礼队伍的是一位女花童,边走边沿路抛撒鲜花花瓣,预示着新郎和新娘将由此踏上幸福的生活之路 。只有正式的大型婚礼才会有引座员 。一般情况下,宾客会各自落座 。
结婚典礼
结婚典礼(多数在圣公会教堂举行通常包括两三组赞美诗 。由于多数宾客不必吟唱,因此需要雇用教堂的唱诗班 。英国父亲无需在圣坛上亲吻女儿 。婚礼中,新郎和新娘离开圣殿(sanctuary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