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嫁习俗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 。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
一、三书: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 。分别是: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
二、六礼:
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 。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 。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
三、换庚谱: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 。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晨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
四、过文定,过大礼:
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 。“过文定”举行後,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 。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 。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
五、嫁妆:
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 。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
六、催妆:
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 。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
七、送妆:
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 。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 。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 。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 。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