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文章图片

显示器|不走弯路,这个DisplayLink扩展坞,完美解决M1芯片双屏扩展难题

随着技术成熟与制造成本控制 , 雷电3扩展坞的价格在逐步下降 , 全面普及只是时间问题 。 入手M1 Pro芯片的MacBook Pro之后 , 出于屏幕扩展的需求 , 第一时间入手了一款ORICO的TB-S3雷电3扩展坞 , 各方面的性能都非常令人满意 , 唯一遗憾的一点就是由于M1芯片的限制 , 只能外接一个显示器 , 其实日常使用的话 , 倒也没有太大影响 , 毕竟多屏扩展并不是刚需 。
前段时间公司淘汰了一批显示器 , 我搬回家一台准备作为第二个扩展屏幕使用 , 于是问题就来了 , 起初并不知道M1芯片对雷电3的限制 , 怎么调试都无法在MacBook Pro上扩展出两个屏幕 , 后来查询资料才明白 , 相应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DisplayLink芯片的扩展坞 , 上网搜索一下 , 有不少牌子 , 出于习惯最后还是选择了ORICO的Type-C15合1扩展坞CDH-15N 。

简单开箱ORICO经典蓝白配色包装 , 正面印有产品型号、产品外观以及最高5Gbps传输速度的标识 。

开箱看一下配件:主机、说明书、一根Type-C数据线 , 不需要外接电源 , 这一点比较省事 , 桌面可以干净不少 。

这款扩展坞的USB-A接口和USB-C接口最高传输速度支持到USB3.0 5Gbps , 随机附送了一根高速C to C数据线 , 可以保证到手即可正常使用 。

底部印有产品信息和相关参数 , 四角有防滑脚垫 , 可以起到稳固的作用 。

机身外壳是铝合金材质 , 质感非常丰富 , 本以为这种多功能扩展坞的体积会比较大 , 实际却非常小巧 , 整体尺寸仅为107 x 47.5 x 132.5mm , 放在桌面上很精致 , 随身携带也没啥负担 。

这款扩展坞是竖立放置设计 , 正面有8个外设接口 , 分别是:SD卡槽 x 1 , TF卡槽 x 1 , USB2.0接口 x 2(480Mbps) , USB3.0接口 x 2(5Gbps) , Type-C接口 x 1(5Gbps) , 3.5mm音频接口 x 1 。

背面主要是接驳扩展设备接口:DP x 1(4K@60Hz) , HDMI x 2(4K@60Hz) , USB2.0 x 2(480Mbps) , Type-C x 1(连接电脑 , 5Gbps) , 千兆网口 x 1 , PD充电接口 x 1(100W) 。

性能测试我现在使用的主力机是16寸MacBook Pro 2021 , M1 Pro芯片 , 32GB内存 , 512GB硬盘 , 日常的摄影修图、视频剪辑完全没有问题 , 显示器是明基PD2705U , 4K分辨率 , 从公司搬回来的是一台1080P的老Dell , 做副屏够用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