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 , 有一年春季 , 桃红柳绿﹑风光无限 , 苏东坡携书童前来泰山游玩 。两人走走停停 , 不知不觉中来到佑庙前 。佑庙里有不少碑刻 , 大都是历代帝王将相所立 , 名家名人所书 , 苏东坡与书童随人流进了佑庙 , 观赏碑林 。
这时 , 打东边过来一位气宇轩昂、风度不俗之人 。苏东坡仔细一看 , 不觉大喜过望 , 那人竟是他的好友大文豪王安石 。苏东坡连忙招呼:“王大人 , 怎么这么巧 , 你也来泰山了?”
王安石见是苏东坡 , 一边观赏碑文 , 一边回答:“只许你这位大诗人观赏泰山风光、佑庙碑刻 , 就不许我也来凑凑热闹?”苏东坡急忙辩解:“哪里话?能与王大人同游佑庙碑林 , 实乃人生一大幸事!”说完用手一指身后:“这是书童福德 。”王安石用嘴一撇右前方那位年轻人 , 说:“我的书童学智!”
王安石话音刚落 , 福德便跑过去与学智打招呼 , 谁知学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 , 只是“哼”了一声 , 算是打招呼 。
四人不紧不慢边看碑文 , 边朝前走去 。来到一块微微向东倾斜的石碑面前时 , 四人止步 , 评头品足 。福德因刚才看了学智的脸色 , 心中不快 , 就上前一步 , 抢先说道:“安石不正影子歪!”学智何等聪明 , 一听人家福德在讽刺自己的主人 , 岂肯罢休 , 脱口接道:“东坡前倾根基斜!”
听见两位书童斗嘴 , 王安石插话说:“学智说得一点没错 , 此碑确实因为根基斜了 , 才东坡前倾啊!”苏东坡“哦”了一声 , 说:“王大人言之有理 , 不过 , 咱福德说得更有道理 , 身子不正影子才歪么!”说完 , 王安石与苏东坡相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
见主人大笑 , 福德与学智也跟着吃吃地笑了 。
这是讲述在游览泰山的途中 , 苏东坡和王安石的书童各自因为主人而骄傲乃至互相斗智的故事 。当然 , 两位大文豪却表现出难得的大度和宽容 , 两人依然如故 , 并顺着书童的句子 , 互相调侃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经常和有学识的人在一起也会变得有智慧 。所谓“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书童们虽然只是斗嘴 , 但是诗句一语双关 , 很有意味 。
生活中需要幽默 , 本来可能是尴尬的事情 , 经过幽默的处理 , 反而让大家更开心 。
【书童斗嘴】 徐文长妙写藏头诗
徐文长妙写藏头诗
平湖秋月是西湖赏月的最佳地方 。原先 , 这里称为孤山望湖亭 。( 历史故事 www.360changshi.com )
这一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 绍兴才子徐文长正在杭州 。他本来独自一人饮酒赏月 , 几杯闷酒下肚 , 有些醉眼蒙眬 。忽然 , 想起诗友们说过西湖孤山望湖亭是赏月的好地方 , 就趁着月色 , 踱着方步 , 向孤山望湖亭走来 。
徐文长行行走走 , 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 , 一面吟着咏月诗句 , 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 。这是一座临湖建筑 , 据全湖之胜 , 东可望湖滨 , 西可达苏堤 , 南可至南屏 , 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 。这时 , 一轮皓月当空 , 风清清 , 水碧碧 , 远山蒙纱 , 近树笼烟 , 使人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 。他不禁诗兴勃发 , 画意盎然 。
相关经验推荐
- 钱乙自治的故事
- 瓦桥关之战宋军被人杀得横尸遍野 却吹嘘成是大破敌军的胜仗 堪称北宋最尴尬的胜仗
- 太原之战:是决定北宋王朝命运的关键性一战 投入四十多万精兵却一败涂地 最终导致亡国
- 东京保卫战:北宋的存亡之战,此后,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 高平之战:五代时期中原由弱转强的开端 此战 赵匡胤崭露头角 得到周世宗的赏识 也为以后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陈世美与秦香莲的故事
- “穿小鞋”的传说故事
- 北宋的灭亡,竟然源自宋钦宗的这两封信
- 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是个怎样的将领?
- 这位北宋的悲剧将军,注定将成为政治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