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假设一个场景:波波跟表弟在爷爷的卧室玩耍,突然传来一声响 。波波爸爸冲进来,看到爷爷的紫砂壶摔到地上了,两个孩子面面相觑地站在那里 。
1.“发生什么事情了”
遇到问题,家长常会下意识地做判断,如指责自家孩子:“一定是你把茶壶打破的” 。另外,孩子看问题的视角跟大人不一样,在大人看来是错事,在孩子眼里却可能是对的 。若不听孩子说明,很可能会冤枉他 。因此,家长要先问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换位思考 。这样即使是孩子错了,他也会因为有机会辩解而甘心认错 。
2.“你的感觉如何”
【孩子闯祸后 问他8个问题】爸爸问过上一个问题,波波低着头,小声说:“弟弟刚刚推了我一下,所以茶壶打破了 。”孩子犯错后,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关注他的内心感受 。孩子有时不是故意的,往往内心已经受到冲击,他或许早已心怀内疚,只是不好意思表达出来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很难接收外界信息,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此时,家长不妨问问孩子的感受,并引导他说出来,孩子的情绪会平复许多,才有可能冷静思考,并吸取教训 。
3.“你想要怎样”
问过感觉后,波波突然大哭起来,怎么劝都不说话 。此时,父母就要问问孩子究竟想怎样了 。孩子的内心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他认识到错误,最多会不好意思认错 。而拒不认错或大哭大闹,往往代表他有某种目的没有实现 。家长直截了当地问出来,效果更好 。
4.“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对于上个问题,波波回答:“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错,干嘛光说我一个人!”当孩子说出自己的目的或真实想法时,不论是什么,家长都不要立刻评判 。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冷静地问他:“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
5.“这样做有用吗”
波波说:“弟弟推了我,我才打破茶壶的,你也说他几句啊!”此时,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意见,都要让他自己审视这样做是否有意义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知道事情的意义 。比如波波,他并非要让弟弟挨批评,而是想告诉家长,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错 。假如孩子的认知有误区,家长也可借机与他谈谈,增进沟通,但要避免说教,只陈述事实即可 。
6.“你决定这样做吗”
跟孩子确认是否真的要这样做 。孩子多半会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方式 。比如波波可能会说:“我也有错,不该跟弟弟打闹,你别说他了,是我错了 。”但即使孩子的选择不是大人所期望的,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 。言而有信的家长才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
7.“结果有没有如你所愿”
假如波波对弟弟不依不饶,爸爸可以对弟弟说:“波波的确不对,但你推了他,才打破了爷爷的茶壶,所以下次要注意,别在房间里打闹 。”然后扭头问波波:“我说弟弟了,你觉得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愿?”孩子达到目的后,往往就能冷静思考 。这也是一个教育的好时机 。
8.“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做”
孩子此时一般能做到自省,比如波波会保证,以后会用于承认错误,而不是找人一起分担,努力做个男子汉,教育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
相关经验推荐
- 断奶后如何健康丰胸 戒奶后的丰胸偏方大全
- 训练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 如何帮孩子从自闭中走出来?
- 爱发脾气的孩子要怎样教育
- 中国名吃故事63东坡饼,东坡饼背后的故事
- 晒黑了怎样才能迅速白回来 皮肤晒黑后变白的方法
- 怎样教育孩子学习
- 列车晚点检票也会变迟吗
- 正确对待孩子的青春期叛逆
- 如何提高孩子听故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