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应选用人参、黄芪、白术等为主组方 , 黄芪味甘 , 气微温 , 入肺脾经 , 功擅益气补虚 , 《本经疏证》谓之:直入中土而行三焦 , 故能内补中气……能中行营气……能下行卫气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谓之:补虚 , 补脾胃之虚 。黄芪升提脾气 , 为治疗脾虚便秘的要药 , 要重用 。用黄芪正符合脾得升胃始降之理 , 清代名医陈士铎有“阳气一升 , 阴气立降 , 安能阻塞哉”之说 。其次 , 健运脾胃 , 首推白术 , 尤须重用 , 一般都在30克以上 。
现代研究证明 , 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 , 可使胃肠分泌旺盛 , 蠕动增速 。气虚甚者 , 可加红参健脾益气温阳 , 如果恣食生冷或过用苦寒药损伤脾阳 , 阳虚生内寒 , 阴寒凝滞 , 肠道失于温通可致便秘 。症见排便困难 , 但粪质并不干硬 , 伴腹中冷痛 , 手足不温 , 苔白不渴 , 脉沉迟等 , 治宜温脾润肠通便 , 用附子、干姜、白术等为主组方 , 亦可加温肾润燥之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等 。
恢复脾胃功能对于慢性便秘的治疗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 健脾复运不像是使用泻下药 , 效果立竿见影 , 所以在纠正饮食起居不合理方面的同时 , 要告知患者 , 需做较长期调理的准备 。
调畅气机是关键步骤
六腑以通为用 , 糟粕内停 , 邪阻气滞 , 故以行气通腑、泄浊为要 。行气多选用枳实、厚朴、莱菔子、木香、清半夏、沉香 , 以行胃肠道气滞 。但行气导滞必须以健脾益气为先导 。
标本缓急 , 灵活用药
(1)对药的使用
黄芪、生白术
黄芪配伍生白术健脾助运 , 恢复脾胃功能 , 协同增效 。二药需久用方见效 。尤其对于元气不足 , 大便不行却无脘腹胀滞者 , 更需守方应用 , 不可强为通利 。
陈皮、杏仁
陈皮味辛苦性温 , 归脾肺经 , 理气健脾 , 燥湿化痰;杏仁味苦性微温 , 归肺、大肠经 , 止咳平喘 , 润肠通便 。既调畅肺脾大肠气机 , 又有濡润肠道的作用 。而且二药平和 , 无耗气伤脾之嫌 。
大黄、附子
大黄味苦性寒 , 具“荡涤肠胃 , 推陈致新 , 通利水谷道”(《神农本草经》)的功效 , 性走而不守 , 有“将军”之名 。泻诸实热 , 荡涤肠胃间热 , 专治不大便 。然其苦寒性猛 , 使用不当易诛罚无过 , 损伤正气(脾气) 。
大黄与附子相配 , 附子味辛性大热 , 回阳补火 , 散寒除湿止痛 , 虞抟谓之“禀雄壮之质 , 有斩关夺将之气 , 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 。二药配伍 , 附子辛热之性正可制约大黄苦寒之性 , 去性取用 , 行药势 , 大便通而无苦寒伤正之嫌 。《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千金要方》温脾汤以作温下寒积之用 。虽然无伤正之嫌 , 但只作为对症使用 , 若大便通畅 , 则考虑减量 , 不宜过久使用 。
(2)药用缓急
缓药:如决明子、制首乌等 , 二药具有通便作用 , 但作用和缓 , 若兼有肝阳上亢或精血不足者可用 。
相关经验推荐
- 抽筋怎么办 中医秘方治疗多种抽筋
- 发热怎么办 中医告诉你治发热得用这方法
- Win7系统搜索不到文件怎么办
- Win11系统BIOS没有TPM选项怎么办
- win10系统重启一直转圈圈怎么办
- win10笔记本键盘失灵怎么办 win10笔记本电脑键盘失灵一键修复教程
- 鼻塞怎么办 中医治疗鼻塞的偏方有哪些
- 耳鸣怎么办 治疗耳鸣的常见偏方
- 头晕怎么办 中医治疗多种头晕的偏方
- 月经不调怎么办 月经不调类型及治疗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