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白城之战:北宋与吐蕃的激烈对决 因当时的朝廷战略失误而导致失败 却对北宋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熙宁年间 , 吐蕃首领木征、鬼章曾在此与王韶率领的宋军进行了数次惨烈的战斗 , 史称“踏白城之战” 。踏白城之战虽然以宋军的胜利而告终 , 但此战宋军也受到了重创 , 其知名度虽不高 , 却确实对北宋、西夏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踏白城之战:北宋与吐蕃的激烈对决 因当时的朝廷战略失误而导致失败 却对北宋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插图
赵匡胤的北宋王朝建立起来不久 , 有一支吐蕃王室的流亡后裔 , 也在河湟地区建立了一个王国 , 这个政权有着许多别名:有青唐吐蕃、宗喀王国、河湟吐蕃等等 , 但由于它的开国首领是唃厮啰 , 所以我们统称为唃厮啰王国 。河湟地区 , “河”是指黄河 , “湟”是指湟水 。此地东接陇右直达关中 , 南通巴蜀 , 北濒河西走廊可达西域 , 西面则是茫茫草原 ,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
公元1032年 , 唃厮啰迁都青唐 , 亲政之后 , 改变以往的外交政策 , 主张“联宋抗夏” 。他的这个举动受到当时大宋朝廷的积极响应 , 被宋朝廷封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邈川大首领 。从公元1032年一直到公元1065年 , 唃厮啰共统治这个地区三十三年 , 这时的河湟地区进入了兴旺繁盛阶段 , 不论农业、畜牧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
可是随着首领唃厮啰的病逝 , 其政权发生了分裂 , 他的三个儿子拥兵自立 , 从此 , 河湟地区又陷入了自相残杀的内乱之中 。当时继唃厮啰赞普位置的 , 是他的三儿子董毡 。董毡继位后 , 仍执行其父亲制定的外交政策 , 与北宋保持着友好关系 。
公元1070年 , 西夏出兵攻北宋环、庆二州 , 董毡还主动帮助大宋 , 乘西夏出兵西线空虚之际 , 到他们边境侵扰 , 最后迫使西夏撤兵 , 宋军大部分将士才得以生还 。但是这种“互助友爱”的关系没有保持太久 , 一切都变了 。但破坏两国关系的责任并不是唃厮啰 , 而在大宋朝廷 。
早在公元1068年 , 王韶向朝廷上书《平戎策》 , 提出“欲取西夏 , 当先复河湟”的主张 , 宋神宗采纳了这个建议 , 任命王韶前往秦州主持边事 。公元1073年二月 , 王韶发兵攻打熙河地区 , 早有准备的宋军进展神速 , 势如破竹地接连击破了盘据河州多年的木征等势力 , 为宋朝开辟了二千余里的土地 , 此次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熙河开边” 。
木征虽然被打败逃跑了 , 但他一点都不甘心——可是不甘心那得有实力呀!他清醒的认识到 , 光凭自己的力量 , 绝对无法与大宋朝廷抗衡的 , 于是来到青唐城向他的叔父董毡求援 。虽然董毡与木征叔侄之间一直有矛盾 , 但是董毡还知道汉人的“兄弟阋于墙 , 共御外辱”这个道理 。
并且他也知道熙河地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 如果此处丢失 , 那么自己领域的东方门户大开 , 接下来就该自己受罪了 。于是董毡派手下大将青宜结鬼章去援助木征 。正在此时 , 独立作战的王韶手下大将景思立 , 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杀降 。
景思立攻取河州时 , 河州守城的吐蕃兵士只有一千人 , 他们不战而降 , 景思立轻松夺城 , 他便认为吐蕃兵不堪一击 。那时的宋朝延续以前惯例 , 战功都是以敌人的首级来计算 。景思立虽然轻取河州 , 可都是俘虏 , 没有计功的首级 , 于是军士们不满了 , 杀了几名降兵 。听说这件事情后 , 景思立并未下令制止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