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天文学家刘焯的资料及历史贡献( 二 )


写作过程
刘焯(zhuo)(544-610),字士元,隋朝经学家、天文学家,信都县(今冀州市)人 。刘焯自幼聪慧,并与河间刘炫友善,两人一起向信都郡刘轨思学习《诗经》,向广平郭懋(mao)常学《左传》,向阜城熊安生学《仪礼》,后又在武强的大儒刘智海家苦读十年,遂成知名学者,出任州博士,同刘炫并称“二刘” 。
刘焯精通天文学,他发现隋朝的历法多存谬误,多次建议修改 。公元600年,他创《皇极历》,首次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性,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来计算日、月、五星的运行速度 。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现的地点和时间,这都比以前诸历精密 。“定朔法”、“定气法”也是他的创见 。《皇极历》推定的每76.5年春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的岁差,与现行数值非常接近 。由于刘焯所著历书与当时权威人士——太史令张胄玄的天文、历数观点多有不同,故呕血而成的《皇极历》被排斥不得施行 。然而该书提供的天文历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历史证实刘焯研究天文学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高宗时李淳风就是依据《皇极历》造出了《麟德历》,被推为古代名历之一 。
成就
刘焯的著述有《稽极》十卷、《历书》十卷、《五经述议》等书,后散失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尚书刘氏义疏》1卷 。唐魏征《隋书》“儒林”中介绍刘焯时说:“论者以为数百年以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者 。”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第三册中写到“隋朝最著名的儒生只有刘焯、刘炫二人 。”
主要科学贡献
一、在《皇极历》中,他首次考虑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并主张改革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废除传统的平气,使用他创立的定气法 。这些主张,直到1645年才被清朝颁行的《时宪历》采用,从而完成了中国历法上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改革 。
二、刘焯力主实测地球子午线 。源起是中国史书记载说,南北相距1千里的两个点,在夏至的正午分别立一八尺长的测杆,它的影子相差一寸,即“千里影差一寸”说 。刘焯第一个对此谬论提出异议 。后于724年,唐张遂等才实现了刘焯的遗愿,并证实了刘焯立论的正确性 。
三、他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岁差(假定太阳视运动的出发点是春分点,一年后太阳并不能回到原来的春分点,而是差一小段距离,春分点遂渐西移的现象叫岁差),定出了春分点每75年在黄道上西移1度 。而此前晋代天文学虞喜算出的是50年差1度,与实际的71年又8个月差1度相比,刘焯的计算要精确的多 。唐、宋时期,大都沿用刘焯的数值 。
刘焯的创见和一些论断,在当时未被采纳,但却在后世被接受,或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发展、改进 。因而他对科学的贡献是不容磨灭的 。
后记
《历书》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部天文专著,在中华古代的科学史上占有重
要的一席之地,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对于该书的作者,史册上记述的很少,曾经一度,人们还认为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刘焯天资非常聪明 。据说,少年时代,先后跟从多位老师学习《诗经》、《左传》、《周礼》、《仪礼》和《礼记》时,他的天资就开始显现出来,但这些老师们的讲课水平根本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每次他都未等学业结束就离开了 。后来,他帮一位藏书家刘智海整理典籍,埋头十年,以致穷困潦倒,连吃饭穿衣都发生困难 。但这个时候的刘焯,却已是精神上的富人,并因深通儒家学说而远近闻名,不久后当了州博士,充分沾了知识分子的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