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家许慎在文学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 , 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 , 他在经学方面的研究堪称中国之最 , 此外他对于文字方面做出的贡献也是历史上少有人能及的 , 被后人尊称为“字圣” 。
许慎 , 也称许叔重 , 是如今的河南漯河人 , 他性格敦厚、温和、质朴 , 自永平九年起就开始研习六书 , 开始了漫长的经书典籍的学习之路 , 他广泛阅读各种诗书李易春秋以及诸子百家等著作 。至78年开始 , 许慎初入仕途 , 后来担任五经博士、校书东观 , 他认为当今各家对于五经的解析十分混乱 , 且评价不一 , 于是特意作了一本《五经异义》 , 到了88年 , 许慎被推为孝廉 。
许慎在担任校书期间 , 阅读面更加广泛 , 对于知识的涉猎也更为全面 , 于永元十二年 , 他初步完成了《说文解字》 。当时他的研究日益精深 , 虽然创作已经完成 , 但是许慎始终没有定稿 , 一直在坚持不断地修改 , 并且加入许多新的知识要点与收获 , 使之更加完善 。
直到建光元年 , 许慎最终完成定稿 , 将这本巨著《说文解字》献给朝廷 , 从此以后 , 许慎便退仕了 , 一直在家乡附近的村落之间教授经书、文字 , 最终病逝于建和三年 。
许慎尽献毕生所学 , 致力于弘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在经学方面 , 他自始至终都立足于古文经学的立场 , 为古文经学最终能够在与今文经学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做出了难以泯灭的贡献 。
许慎故事
许慎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字学家 , 他用尽毕生所学撰写经典巨著 , 扩大了古文经学在学术以及政治上的影响力 , 此外他在做学术研究时 , 十分严谨并且执着 , 据说甚至还因此惹怒了太后 , 差点丢了自己的命 。
民间有这样一则传说 , 据悉当年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 , 有一回遇到了“窦”字的含义解释 , 由于当时窦太后当朝 , 而窦字的含义又不怎么好 , 但是许慎并没有避开这个名讳 , 毅然地将“窦”的意思解释成“洞” 。更严重的是 , 许慎还将“狗窦”注释为狗洞 , 这一下子可真的就惹恼了窦太后 , 她将许慎革职归乡 , 贬为原籍 。后来 , 太后遇到奸臣的挑唆 , 更是气急败坏地要取了许慎的脑袋 。
所幸许慎最终没有赐死 , 他能活下来不是因为太后开恩 , 而是幸亏了他的妻子 。许慎的妻子名叫天赐公主 , 为何会叫这个名字呢 , 坊间有一说法 , 称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 宫中突然吹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 , 挂在树枝上 , 太后对她一见如故 , 甚是喜爱就将之收在身边 , 赐名天赐公主 。
后来许慎入宫当官 , 太后就将天赐许给了许慎做妻子 。所谓嫁鸡随鸡 , 许慎被免官以后 , 天赐也就跟着丈夫回家了 。天赐得知夫君将要被赐死 , 于是出了一个主意 , 假称许慎病故 , 当着众人的面将许慎下葬 。谁知墓中有乾坤 , 里面造了书房、卧室供许慎写书、休息 。每到夜晚 , 天赐就前来送饭相伴 ,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 许慎完成了传世千年的大著《说文解字》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