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HIFI界的“瑞士军刀”?关于iFi XDSD Gryphon的一些主观结论( 三 )



其上可驱动类似ZMF 的VC封闭式旗舰这样的封闭式动圈头戴、下可控制好Westone PRO X10这种单动铁 , 耳塞中比较吃潜力的NG Khaos、或者相对好推的旗舰qdc V14 , 灰菠萝的表现都非常稳定且全面 , 只要不涉及JADHIFI家大水泥这种上限过高的潜力怪物 , 我认为灰菠萝都是大功率设备中完全可以替代大菠萝的型号;而且 , 只要你没有驱动HD800、T1这类必须上台的头戴的需求 , 灰菠萝的“驱动上限”已经是我认为你在4K价位能买到最好的设备 。 此外 , 我必须得吹一下灰菠萝对蓝牙的优化 , 不论是从噪声控制、还是音色表现 , 都和有线时的表现相差无几 , 我绝大部分时候都更加愿意在蓝牙模式下使用灰菠萝 , 而且它的体积在春秋冬季都可以作为一个“外套口袋机”来使用 。

这个价位还有2个我力荐的型号 , 一个是德森瑞的H1 , 一个是新推出的和弦Mojo2 , 尤其是和Mojo2的对比 , 我已经被问爆了 , 我选择在文章里再次正面解答一下 。 首先 , H1的功能比较单一、体积较大 , 仅有单端口配备了Lo , 音色则是比较温润细腻、有一定模拟味 , 单端口的声音比平衡要疲软一些 , 并且均衡固件和大耳固件的声音有较大差异 , 它在均衡固件下的推力和动态表现不如灰菠萝、但是音色细腻度优于灰菠萝 , 而大耳固件下它的竞品应该是大菠萝而不是灰菠萝 。
Mojo2内置的强大UHD DSP和Corssfeed功能是很大的卖点 , 前者让你自由调节不同频段的±9dB增益 , 后者的功能要比iFi的XPace更厉害些 , 可以提供纵深的加强、让小耳塞都能模拟出大耳般的立体空间 , 而XSpace对于纵深的加强较为有限 。 而想要实现蓝牙功能的话还得另购昂贵的套件、且只有单端耳机口可能对不少用户会是劝退点 。 在素质层面 , 推力是灰菠萝明显胜出 , Mojo2的信息量表现我认为和灰菠萝基本持平 , 密度稍弱于灰菠萝、但结像层次感稍优于灰菠萝;而调音层面 , Mojo2默认调音下的高频控制力会弱一些 , 搭配常见数码声耳塞可能会比灰菠萝刺激 , 相对适合搭配厚声型的耳机 。 此外 , 我仍然是建议你优先考虑不同产品之间的功能性和使用场景 , 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购 , 比如体积大小、是否需要蓝牙、使用场景是桌面还是移动、是否需要平衡接口、输出/输入拓展性 , 甚至耳机本身是否有声场、低频之类的缺陷等 。

再说说灰菠萝不那么“正规”的玩法 , 比如在开启蓝牙以后再进行LO输出 , 依旧能够得到很高的解码质量去接驳独立耳放;此外 , 大家不妨试试灰菠萝的Line Out口直接推耳机 , 不用担心炸耳朵 , 音量是可调节的 , 中频密度会比PO口要好很多、结像也厚了一些 , 主听人声的用户不妨试一试 。 但因为电流输出占比小一些 , LO口的高频能量高比PO口要冲、但不妨碍它变成了一个蛮好听的人声HUFI机 。
关于是否有什么缺点 , 我从功能性、综合体验上真的找不出什么缺陷 , 而iFi的调音你不论是否喜欢 , 其推力和素质也永远是同价位的第一梯队的 。 灰菠萝在我看来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 , 那就是音色风格总体还是偏数码声一些、但是属于褒义一些的数码声 , 其在人声的润泽度上没有Go Blu来的那么明显 , 但是和早期的XDSD、或者他们的台式机去相比 , 灰菠萝的高频控制力和对干涩感的压制已经实现了一个质的蜕变 , 我手头的大菠萝也可以正式开始它的吃灰生涯 。

【Hi-Fi|HIFI界的“瑞士军刀”?关于iFiXDSD Gryphon的一些主观结论】灰菠萝适合以推耳塞为主、头戴为辅的、使用场景复杂、且有一定拓展性、或者爱折腾的用户 , 而且升级后的XBASS II、iEMATCH功能让它的可玩性、兼容性又上了一个台阶 。 但即便是用4K价位的解码耳放一体机的性能去审视它的话 , 单从音质角度考虑 , 它绝对不是一个“让你为功能付出HIFI音质以外的溢价”的产品 , 不考虑其可玩性和拓展性、买来单纯作为一个手机(蓝牙)尾巴也是非常高性价比的选择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