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中国1/3上市公司,干不过卖手机壳的:「小玩意」如何成就千亿大生意?( 二 )



持续十几年走高的手机出货量 , 让手机壳的需求愈发水涨船高 。 IDC全球季度手机追踪显示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5.74亿台 。
那么算“共栖关系”的手机壳销量 , 自然节节攀高 。 可以说 , 国内庞大的手机存量市场 , 给手机壳生意提供了充足的生存土壤 。
另据NPD GroupInc的一组数据显示 , 如今75%的智能手机用户都在使用手机壳 。 若按照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15.74亿计算 , 大约有近12亿用户需要用手机壳 。

试想 , 一年15亿部手机 , 按照最新统计的手机壳售价中位数15美元计算 , 规模将达到225亿美元 , 约1498亿人民币 ,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新型市场 。
更何况 , 据天猫小二介绍 , 每年有超过千万级的用户 , 会购买12个及以上数量的手机壳 。 还有手机壳商家透露 , 自己熟识的老客户 , 一人就拥有上千款不同品牌的手机壳 。
均价低频次高的消费属性、方寸间提供个性选择的特点 , 让手机壳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同时 , 也诞生着形形色色的新玩法 。
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手机壳 , 既有可爱清新风 , 也有极简冷酷风 , 还有张扬美式风 , 以及大热新国风 , 花样之丰 , 总有一款能击中心弦 。 有的商家还会根据消费者的偏好需求 , 开展私人订制服务 。
不但如此 , 材质的运用上 , 更是出神入化 。 硅胶、毛绒、皮革、金属、磨砂、闪钻、奶油胶 , 只有想不到 , 没有做不到 。 全方位的“升级” , 让手机壳逐渐摆脱低价身份 , 价格可达数百元 , 赚头更足 。

手机壳的走俏 , 还迎来了时尚圈的追捧 。 在明星和达人博主的各种“自拍照”中 , 手机壳频频出镜 , 成为粉丝们追逐模仿的对象 , 手机壳俨然成为“潮流风向标” 。

▲图/赵露思微博
年轻人对手机壳的疯狂上头 , 让手机壳渐渐脱离配件角色 , 超越实用意义 , 成为繁荣蓬勃的存在 。
02
手机壳到底有多赚钱?
曾经依附自己的“小毛头” , 如今却再不可同日而语 , 难免令不少手机厂商意难平 。
其中又以罗永浩最甚 , 早前他抨击手机壳是赤裸裸地恶性赚钱 , 后来在做客京东直播时又强调:“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手机行业 , 我卖1499元的手机没什么利润 , 1799元的也只是微利 , 不如买背壳的 。 ”
有从业者算了一笔账 , 相当体量的手机壳发烧友 , 购买手机壳的频率是每月一次 。 按照一部手机用两年的周期来算 , 整体来看 , 花在手机壳上的绝对金额虽不比卖手机多 , 但是手机壳带给厂商的利润 , 却比手机带给手机厂商的多上太多了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以“手机壳第一股”杰美特为例 , 仅在2018年 , 杰美特一年就卖出了5804万个手机壳 , 营收6.47亿 , 净利润为6129.54万元 。
这是什么概念呢?同年中国在A股上市的所有3565家公司中 , 有1/3的公司比不过它 , 足见其吸金能力之强 。
杰美特的手机壳之所以能火 , 很大的原因在于其产品的技术研发上 , 得以被华为列为指定供应商 ,
据了解 , 杰美特的研发 , 集中在防摔和防水两方面 。 例如其自主研发的Defense系列手机壳 , 运用了TPU软胶、铝合金、PC后盖、TPE减震材质 , 并将上述材料进行注塑结合 , TPU软胶边框内部还加工形成了类似泡泡的缓震“气囊” , 技术相当硬核 , 受到商务人士的青睐 。

是的 , 手机壳这个充满机遇的赛道 , 终于让各大手机厂商忍不住下了场 。 魅族一款“黑化独角兽”的磁吸手机壳售价129元;华为P30 Pro限量版套装 , 因为多了个星钻手机壳 , 售价比只卖手机多出了400元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