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够胜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1)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
(2)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 。郭:外城
(3)环:围 。
(4)池:护城河 。
(5)如:比得上
(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
(7)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
(9)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固,使...巩固 。(动词的使动用法)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
(12)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
(13)至:极点
(14)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
(15)畔:通假字,同“叛”,背叛 。
(1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 。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论断里 。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 。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 。接着又进一步推论,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 。一反一正,对比鲜明 。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且运用大量排比,增强语势,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创作背景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 。
相关经验推荐
- ?鲍氏之子的寓意及原文翻译
- 水库的鲤鱼怎么钓 水库钓鲤鱼技巧及注意事项
- 智子疑邻的寓意及翻译 智子疑邻原文及翻译注释
- 咏柳古诗的意思及作者简介 咏柳古诗作者简介及译文
- 钓罗非鱼技巧口诀及饵料配方 罗非饵大全及钓法
- 罗非鱼的钓法及注意事项 罗非鱼的垂钓方法
- 房屋交易过户要注意什么事项 房产买卖过户流程及注意事项
- 花非花古诗朗读 花非花古诗
- 题西林壁古诗注释及译文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20字
- 登飞来峰古诗朗诵 登飞来峰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