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新人余承东,10万订单快到手了( 二 )


有华为销售向媒体透露 , 每卖出一辆问界M5 , 扣除给经销商返利后 , 厂家的利润仍在3-4万元左右 。


打出样板

【华为|汽车新人余承东,10万订单快到手了】
AITO问界系列 , 也为余承东提供了新的筹码 。

他本是汽车业的外行 , 做事霸气、爱说大话 , 圈内质疑颇多 。



“手机和汽车有很多共性的地方 , 首先它都是消费品 , 看重品牌、体验、质量这三个要素 。 ”余承东在一条访谈视频中回应 。

按照余的说法 , 入行汽车后 , 他亲自体验并听取来自一线的反馈 , 从公开访谈的状态而言 , 俨然开始进入状态 。

他也非常积极主动 , 奔忙于伙伴的发布会 。

2021年11月 , 长安阿维塔在上海举办品牌日活动 , 余有亮相;今年5月 , 北汽极狐发布上市 , 也专门飞抵北京 , 宣称“北汽和华为 , 都是有梦想的企业 , 我们把自己的梦想都捆在了一起 。 ”



这种站台 , 契合华为汽车BU帮人造车的定位 。 但是 , 没有比合作车型的成功 , 更具说服力了 。

华为“不造车” , 它与车企合作有三种模式:第一种 , 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 , 如华为旗下电机 , 电池管理系统等;第二种 , Huawei Inside模式 , 主要涉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相关部分;第三种 , 华为智选模式 , 有其主导车辆研发设计和销售等 。

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 , 将三种模式解读为:零部件供应模式(本质是Tier 1)、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本质是Tier 0.5)、智选车模式(本质是Tier 0) 。

目前 , 华为确定的合作伙伴有四家:北汽极狐、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和金康赛力斯(小康股份旗下) 。



“华为不造车 , 是基于ICT技术积累优势进行市场定位的结果 。 行至当下 , 赋能车企 , 是余承东全力以赴的事情 。 ”熟悉华为的人士向《21CBR》表示 。

“至少操作系统方面 , 华为占领了一定先机 。 ”上述人士认为 , 过去数月 , 余承东的核心逻辑 , 不在于下场造车 , 借小康赛力斯等“打样” , 快速跑通模式 。

鉴于鸿蒙、欧拉等系统的成熟 , 他预期 , 未来一两年内 , 华为赋能汽车产业链 , 会迎来明显变化 。

也有不同的看法 。

张翔认为 , 较之传统燃油车 , 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更简单 , 同质化越严重 , “华为的赋能优势并不明显 , 如鸿蒙系统相较安卓系统 , 在使用层面实质差异化也是有限的 。 ”

另外 , 余承东放过大话 , 2022年销售30万辆 , 迄今问界系列订单量近10万辆 , 这一目标预计难度较大 。


拒不造车?


与传统车企合作 , 华为尚有诸多待磨合之处 。

5月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 , 余承东就抱怨 , 有打过交道传统车企“不适应智能网联要求” 。

“用华为的部件 , 按照他们的模式做产品 , 车卖不掉还来骂我们 。 ”他这样愤愤不平地说 。

纯粹从竞争效率的角度 , 华为也更倾向由其主导 。

“它(问界M7)的工业设计、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以及软件等 , 都是我们亲自参与的 。 ”问界M7发布现场 , 余承东特意强调 , 华为团队亲自参与体验设计 。



这种主导权 , 又有赖于合作者的坦然和开放 。

“联合设计、联合制造、联合销售和联合服务 , 以用户为中心 , 把车生态做起来 。 ”小康股份董事长张兴海如是说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