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进一步缩小,倍思65W氮化镓三代解析:附多款2C1A对比( 三 )


满载65W半个小时负载 , 电流电压曲线平稳 , 没有任何异常波动 , 均压也可以达到19.785V 。



兼容性测试
接入移动电源 , 功率为65.59W 。


接入MacBook Pro M1 , 功率为57.28W 。


接入iPhone 13 Pro , 功率可以摸到25W左右的峰值 。


接入不支持PPS的OPPO K9 Pro , 也能有9V/2A的18W PD档位输出 。


功率分配
多口65W充电器 , 因为有三个接口 , 所以多口使用时的功率分配尤为重要 。
C1+C2
C1接入MacBook Pro , C2接入iPhone 13 Pro , 功率分配为45W+20W 。


如果是携带笔记本和手机出门 , 一般轻薄本来讲45W已经很够用了 , 比如我的M1 MacBook Pro 。
C2的iPhone , 虽然和峰值25-26W有些差距 , 但是要知道在全程回电过程中 , 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维持在20W以下的 , 所以18W其实和30W充电器全程回电时长其实差距很小 。
C1+USB-A
此状态下 , 功率分配为45W+18W 。 我很少使用A口的快充 , 日常也就是充个AirPods/Apple Watch什么的 。


C2+USB-A
此状态下双口无法触发快充 , 共享5V/3A 15W 。 这也是业界技术的常见状态 , 这里就不多余测试了 。
C1+C2+USB-A
此状态下 , C1的MacBook Pro依然保证45W的功率输出 , C2和USB-A共享5V/3A 15W功率 。
多次测试 , 三口在不同模式下功率分配正常 , 协议握手正常 。 会瞬时断电后再次重连 , 进行重新分配和识别各个接口快充协议 , 没有翻车情况出现 。


发热测试
满载65W半个小时 , 热成像仪测试发热情况 。
顶部温度最高47°C , 侧面温度最高43.7°C , 接口附近温度最高56.1°C 。


因为进一步缩减体积 , 在满功率长时间输出下 , 更高的功率密度就会有更多的发热 。
不过在室内20°C的测试环境下 , 侧面不到50°C的表现还不错 , 甚至比我手上一些大的65W 2C1A还要好一些 。
总结
65W的2C1A , 适用场景是很广泛的 。 我出差是比较多的 , 差不多这种类型的充电器是我最常带的 。
2C1A接口 , 2C可以覆盖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快充 , 另外的A口则可以兼顾AirPods Pro或者相机电池等充电 。


当然接口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 比如我的M1 MacBook Pro峰值也就不到60W , 快速回电我使用单口USB-C 。 而不在意回电速度或者本子电量较高 , 那我就可以加一个iPhone , 双C维持45W+18W供电输出 。 夜晚对充电速度不敏感 , 我就可以用三口多充一个AirPods Pro或者Apple Watch 。
说回倍思这款全新的GaN Pro 65W , 在维持功率输出、接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 体积和重量又进一步缩减 。 论体积而言 , 可以排到市面上的前两位 。 发热经过测试也没有问题 , 甚至比一些更大的同规格产品热量再低一些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