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形象( 三 )


文学家:强调“政治启蒙”——主流认识约翰·司各特所作长诗《东方牧歌之三:李白,或一个好官——中国牧歌》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文学家创作 。诗歌一开始罗列了很多中国的地名,比如河南、江西、西湖等,而李白作为一个官员,他管辖的地方就在这些山川河流之际 。
作者对李白身份及形象的描述与我们的认知有较大的差别,李白被描述为一个王子、一个总督、一个温和的统治者、一个忧郁的主人公,他为往昔朝会之时的匆忙懒惰而惋惜,为自己曾经的不公之举而懊悔,他哀叹一切努力徒劳无果,终不能释然 。
虽有歌女奴仆环绕四周,为他吹笛弹唱,歌尽古老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千古帝王、有情之人,以慰其忧愁之思,但李白却始终得不到灵魂上的快乐 。
他再次追忆往昔 , 担心自己既未承父辈之荫德,又不及百姓之重托,“在愁绪中他忆起了昨夜之梦,他梦见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美丽世界,在这里‘孔教’的‘牧师’给他带来了平静 。
诗中的李白拥有权力与财富 , 但得不到灵魂上的快乐,“孔教”的“牧师”(孔子)给他带来了平静,诗人将孔夫子视为了一个和耶稣相似的形象,儒教也是像基督教一样的宗教 , 儒家思想代表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哲学家、启蒙者的形象出现 。
司各特在诗前的注解中说 , 他创作这首诗主要是受到传教士杜赫德的影响,在《中华帝国全志》中,杜赫德将孔子与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和苏格拉底相比,认为他“胜过了这三位先哲”,且“达到了人类智慧的极点” 。
而历来耶稣会士笔下的孔子形象也都大致相同:孔子是现世的人,不是神;孔子是伟大的哲人和教育家;孔子道德完美,给后人提供了道德指南;孔子恢复风俗,倡导原初的宗教,尊崇全知全能的“天” 。
这些对于孔子形象以及“儒教”的阐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法国人在寻找一种新的道德,“在伏尔泰的宗教观里,比‘尊崇上帝’更重要的原则,是‘注重道德’” 。
孔子的儒教道德观被伏尔泰由衷地钦慕,孔子倡导恢复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天的宗教,儒教礼仪俭朴崇高,要旨在于道德修养 , 而中国是哲学家作为统治阶层的理想国,中国没有对鬼神、自然力量和荒诞魔怪的迷信,是一个没有战争、瘟疫和饥荒的国家 。
结语显然,如此理想的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形象 , 在18世纪中叶前 , 对于已有了充分的理性觉醒、憎恶天主教会的宗教蒙昧和思想专制的西方思想家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受杜赫德影响 , 伏尔泰、哥德斯密斯、瓦尔特·兰顿等人对中国社会体制及宗教信仰的赞扬也是服务于寻求没有宗教专制、迷信的理想社会这一事业的 。
本文章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搬运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 , 请联系删除,我们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