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食》贱籍丐户乐户是什么 明朝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尚食》贱籍丐户乐户是什么 明朝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文章插图
【《尚食》贱籍丐户乐户是什么 明朝历史上真实存在吗】《尚食》刚开始殷紫萍身份低微冒名入宫 , 说是贱籍,死都不愿意出宫 , 因为贱籍女子最后都会沦落到被人贩卖 , 然后姚子衿想到自己的姆师也是乐户,就原谅了殷紫萍 , 那么明朝历史上丐户、乐户、贱籍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姆”,是古时受雇于大户人家,以代为照看儿童或料理家务为主,妇女的一种称呼 。所谓“姆师”,只是不再行照顾儿童或料理家务等工作,改为向家中女孩子传授或教导“妇道”的女性“老师” 。虽然“姆师”的职责与私塾中的先生有许多类似之处,但却没有私塾先生那般的名望与身份 。
在《尚食》中为了寻找冒名顶替进入“尚食局”的宫女,少见的在影视剧中引出了“丐户、乐户、贱籍”这些名词 。虽说剧中借由姚子衿之口,大致解释了何为乐户与丐户,也通过殷紫萍哭诉自己的身世,表达出这种身份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悲惨与不幸的 。但终归是篇幅有限 , 更何况二人在宫中那“无忧无虑”的表现,很难让人对这种身份产生同情感或深刻的理解 。
总的来说“丐户、乐户”只是许多“贱籍”中的一种 。从历史上来说属于贱籍的人群非常之多,像是“奴婢”、“部曲”、“驱口”、“堕民”以及“隶、卒、优、娼、殡”等等,都是贱籍或“贱民”的范畴 。
这些人在任何一个朝代 , 其社会地位都远远低于贫穷的普通人 。他们不仅不能与普通的民众有通婚的机会,甚至连就学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所以大部分人最终都沦为了乞丐、罪犯或去从事特种行业 。
《尚食》中所讲到的丐户与乐户 , 其来源与出现有许多不同的原因 。一般来说这两种称呼 , 特指殷紫萍的祖籍所在地浙江绍兴一带所受歧视的平民 。他们除了被称作丐户或乐户之外,还被称作“怯邻户” 。皆因为虽然他们与一般普通民众毗邻相处 , 但却在习俗上悬殊很大,同时又因为社会地位低下,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别人的轻蔑下度过 。
对于这群丐户或乐户的起源,在历史上有许多的讲法与传说 。
其一是:他们的祖先大多是元朝末年的蒙古或色目人,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这些人留在南方的蒙古或色目人变成了贱民,也称之为“堕民” 。
其二是:这些“贱民”都是前宋、元两朝罪犯的后代 , 他们只能从事像捕蛙、卖汤、媒婆、卖珠等“低贱”的工作,并兼有从事“特种行业” 。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之后,以“士、农、工、商”这四种职业为代表的“良民”阶层,便是一种可流动性的存在 。他们可以通过教育来达到“学而优则仕”的目标,任何人都有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可在良民阶层之下的贱民阶层,则完全没有这种机会与可能性 。因为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法律层面 , 都对他们有着严格的限制,他们的身份是世代相传的,是不能逾越和流动的 。而这便是殷紫萍在向姚子衿谈及自己的出身之时,为何会有如些大的反应 。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何殷紫萍要不惜任何代价,都要保住自己进入尚食局的机会 。
因为一旦她被查出是丐户或乐户的身份,那等待她的将是连蝼蚁都不如的结局 。这也是为什么姚子衿的姆师,为何如此执着于让她一定要夺回本该属于她的东西 。因为她的一生已经无可改变,她或许已经将自己的希望投射到了这个她自幼便悉心调教的姚子衿身上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