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交战不斩来使吗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两方交战不斩来使吗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文章插图

两方交战不斩来使吗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文章插图
【两方交战不斩来使吗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两国交战为什么不斩来使
战争本来是残酷的,反人性的,为什么还要给战争制订规范?你看那时候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说白了就是一家人内斗,都是在周天子的统一领导下 。既是一家人,所以能谈就谈 。因此用规则来处理争执,其实是最好的方式 。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使臣是两个国家之间沟通调节的纽带 , 对于避免战争是很有帮助意义的 。
所以各国对于使节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 。即使是两国处在战争状态,使节仍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这点和现代的外交制度有点相似 。但是“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 , 礼崩乐坏,诸侯违背周天子的诏命频繁交战,争夺地盘 。春秋早期,诸侯还会讲究一些战争礼仪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反而会以礼相待,好吃好喝好招待 。
两方交战不斩来使吗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文章插图
但是从春秋末期开始,这种战争礼仪就被破坏了 。战争打多了,仇恨也多了,战争开始充满了诡谲和突然性,开始讲究谋略 , 一切以战胜对方为直接目的,不管礼仪,甚至杀降、屠城、伤害平民这种事也屡屡发生 。所谓“两国交兵 , 不斩来使”虽然还存在,但也不再是绝对的“了 。此时使节的地位,完全建立在己方的军事实力基础上 。
此时的“不斩来使”,已经不是在考虑礼节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斩杀使者会中断一条信息来源 。比如三国时期,使者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情报来源,使者可能是来刺探情报的,但也可能会泄露情报,如司马懿就是通过蜀汉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推测到其命不长久 。有智慧的人常常会将计就计,故意向使者释放一些假信息,让来使上当,如“蒋干盗书”等 。
当然,这些都是“不斩来使”的情况,那如果斩了,又会怎样?
斩杀来使的做法,多数见于对外战争,目的只有一个:血战到底 。如南宋晚期 , 王坚守卫钓鱼城,为了表示绝不投降,将蒙古大汗蒙哥派来劝降的南宋降臣晋国宝处决于钓鱼城阅武场 。再如明嘉靖时期 , 蒙古俺答汗派遣使节请求与明朝通商 , 明廷不审是非,将使节斩于市 。激怒俺答汗,蒙古骑兵随即南下一路烧杀抢掠,导致重大边境危机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这不仅是中国惯例 , 也是全世界遵循的战争底线 。战争是政治最激烈的一种体现方式,外交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使者就相当于是一部“手机” , 替双方传达意志,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但是如果杀了使者,就等于表明态度:没商量,亮刺刀吧!“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句话 , 用现代话解释 , 就是:吵架归吵架,你别摔手机!一旦摔了手机,这事就大了!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