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园究竟该怎么建?( 四 )


全世界尚无一种植物真正回归成功
2002年,文香英到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圣路易斯校区留学 。2003年,国内一个朋友托她到国际一流的密苏里植物园找一种植物材料 。密苏里植物园已有160余年历史,是世界范围内植物保护的圣地 。之后,园区管理人员向文香英提供了详细的有关信息,“包括该植物什么时候引种回来,种在植物园哪个方位,有几株、生长状况如何,哪些植物已经不在植物园了,不在的原因,工作人员都能回答得清清楚楚 。”文香英说,国外很多知名植物园对于园内收集保存的植物管理得非常好 , 档案信息非常清晰,“国内很多植物园虽然收集植物可能有几千种甚至超过1万种,但是有多少活着,活得怎么样,还不是特别清楚,存在着‘重引种、轻管理’的现象 。在对引种收集的植物的管理方面,国内外植物园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
建立植物园科学记录管理系统最早由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提出 。但时至今日,国内除了中科院作为主管部门的极少数植物园建立了科学记录系统,“绝大多数植物园对植物记录只有一个名字 , 有时候挂个标识牌,缺乏系统记录” 。许再富说 , “连科学记录系统都没建立,你怎么评估迁地保护有效性 , 怎样为植物的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科普教育又怎样展开?”
文香英说,国内很多植物园缺乏收集保存的植物的档案记录,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过去没有意识到迁地保护的植物到底有什么价值和作用,导致对该相关工作不够重视;二是一些植物园可能原本有植物档案记录,但因为植物园管理疏漏,人员更换工作较快、工作交接不当等,导致档案遗失 。但近来来,一些植物园,尤其新建植物园 , 开始重视起这方面工作 。
人才是另一个问题 。对植物园来说,传统的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园工作所需的最基础的一个学科 , 这直接关系到园内植物的栽培、迁地保护的有效性 。由于从事传统植物分类学研究周期较长,要坐冷板凳,发文章不快,文章影响因子也不高,在过于重SCI论文数量的风潮下,高校植物分类学人才的培养面临危机 。王康坦言,建立国家植物园后 , 由于功能定位的转换,人才的供给、实验室及设备的升级都是挑战 。目前,北京植物园(“北园”)现有的植物分类学人才只有十个左右 , 今后以迁地保护为重心,“人才就不太够用” 。
植物园引种栽培植物的终极目标是为让其回归自然 。植物回归比迁地保护难度更大 , 所花费资金也更多 。植物重返自然后,管理和监测是两大挑战 。文香英所在的BGCI对承担保护的每一物种都会提供3到5年的资助,资助额从24000英镑到40000英镑不等 。植物园和林业部门等合作机构也有相应配套经费,但是对于植物多样性保护来说,经费依然不够 。
评价种群回归是否成功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截至2020年年底,国内植物园开展了约300个植物回归引种项目,涉及206种 。孙卫邦解释说,植物回归自然成功的标准是种群要能够自然更新、对生境无害,并能参与其所在生态系统生态过程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 世界上还没有植物回归成功的案例 。
许再富认为,国内植物园应根据其基础和所拥有资源进行恰当定位,不要盲目追求引种、栽培,展示植物的种数,不要求全、不要面面俱到 。
孙卫邦说,植物园在制定物种收集保存策略时,要充分考虑收集保存种类的目的 。对于国内植物园来说 , 应考虑自己的收集策略和迁地保护策略 。“要思考收集每一种植物的用途是什么,是用来进行科研、物种保育 , 还是科学传播、资源利用、保障区域国家战略植物资源安全,国内很多植物园好像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