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在其中的影响,在这一场战役之后,孙曹刘三方鼎足的局势就形成了 , 因此,赤壁之战是奠定三足鼎立的一场战役 。不过在这之前,刘备孙权两方的结盟 , 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不少波折 。在孙权阵营,有人向他提出要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这与当时很多东吴大臣的想法都是相反的 。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说服孙权的呢?
【三国联刘抗曹是谁提出来的 联刘抗曹的质疑】

文章插图
1.鲁肃其人
在《三国演义)里,鲁肃是一个忠厚而略显平庸的人物 。他只是诸葛亮和周瑜的陪村,其实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真实的鲁肃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大政治家 。在赤壁之战中,作为大政治家鲁肃的オ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
公元208年,曹操在消灭袁绍、平定乌丸、统一北方以后,踌躇满志地挥师南下,试图一举统一全国 。曹操南下的首要目标是荆州 。荆州处于长江中游,和东吴接壤 , 曹操占据了它便可顺流而下 , 所以荆州得失直接关系到东吴的安危 。在曹操挥师南下的时候 , 荆州牧刘表刚刚病死,其子刘琮继任 。当时的荆州,局面混乱,人心惶惶 。

文章插图
2.鲁肃提出联刘抗曹
在这关键的时刻,鲁肃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抗曹”的政治主张他先分析荆州的地理环境及其与东吴唇齿相依的关系,继而提出“联刘抗曹”方针 。
为了了解荆州的情况 , 并说服刘备抗击曹军,他建议孙权,让他以吊丧名义去荆州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和军中主要将领,并说服刘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

文章插图
孙权非常费同鲁肃对判州形势的分析,并派他代表东吴出使州 。鲁肃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到荆州,此时荆州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刘琼已经投降了曹军,刘备正“惶遽奔走,欲南渡江” 。面对新的情况,鲁肃当机立断,急忙赶抄近路,在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东北)与刘备相遇,他向刘备转达了孙权联刘抗曹的主张,要求刘备与孙权同心并力 , 共拒曹军 。
鲁肃的建议与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的“结好孙权”的战略完全符合 。孙刘双方很快达成了组成联合战线的协议 。

文章插图
关于孙刘联盟 , 人们多归之于诸葛亮的功劳 。确实,诸葛亮东吴之行对孙刘联盟起了很大作用 , 但在孙刘联盟过程中,鲁肃所起的作用恐怕更大于诸葛亮 。从孙、刘两家的力量对比来看,东吴在面临曹操大军压境之际局面虽然岌岌可危,但至少还占据江东一大片土地,进退尚有回旋余地 。而刘备则势单力薄,身后无立锥之地,正准备仓皇南逃 。诸葛亮之所以能顺利地说服孙权建立起孙刘联盟共同抗击曹军,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鲁肃对孙权的影响 。鲁肃更大的作用是駁斥了东吴投降派迎降曹操的滥调,坚定了孙权抗战到底的决心 。

文章插图
曹操不战而得荆州之后,又想用武力迫使东吴投降 。他给孙权下了战表,把二十余万军队说成八十多万,并扬言要和孙权决一雌雄 。孙权拿了曹操的战表与群臣商议,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皆劝权迎之” 。他们认为曹操占据荆州 , 有了水军,可以水陆俱下 , 面东吴则失去凭借长江天险抗拒曹军的优势,更何况孙、曹两方力量众寡悬殊 , 所以只有投降才是上策 。
相关经验推荐
- 高三家长鼓励孩子的期望寄语
- 高三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
- 鼓励孩子考试加油的话语 给高三加油的话
- 家长怎么与高三孩子正确相处
- 高三家长对孩子寄语100字简短
- 3岁的孩子性格怎么养成 三岁性格养成
- 对高三女儿寄语 父母鼓励孩子的话
- 高三家长鼓励孩子的寄语
- 写给高三儿子的一封信精选3篇
- 高三冲刺给孩子的寄语 怎么鼓励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