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重点及考点归纳( 三 )


九、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古人形象的现代意义 。
《故事新编》构筑的艺术世界布满了迷离与奇幻的色彩,在这个生疏而又怪诞的世界中,现实的荒谬事物摆脱了习以为常的状态,暴露出内在的荒谬和畸形,一些来自为人们尊崇的显赫历史人物消失了长期积淀的庄重神圣,变得出人意外的滑稽可笑 。
第三节小说创作☆☆☆☆☆
一、20年代现代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中国文学的第一篇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是鲁迅刊载于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
二、《新潮》作家群的小说作品
除鲁迅外,现代小说最早的作者还有《新潮》的作家群,即《雪夜》、《一个勤学的学生》的作者汪敬熙,《渔家》、《贞女》的作者杨振声,《这也是一个人》、《春游》的作者叶绍钧,《花匠》的作者俞平伯等人 。
三、创造社主要小说作家重要的小说创作
创造社遵循的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小说的取材多为自己个人的经历和身边琐事 , 所以有“自叙传小说”(或曰“身边小说”)之称 。其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是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 。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三部曲)
四、20年代台湾已开始出现的新文学的小说创作
早在1922年,台湾就已开始出现新文学的小说创作 。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 。
五、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小说作家重要的小说作品
1.“问题小说”
(1)1921年以后,一些作家沿着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方向:创作的一批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 , 被称为“问题小说” 。
(2)代表作有:冰心的《斯人独憔悴》 , 叶绍钩的《这也是一个人》 , 王统照的《沉思》等 。
2.“乡土文学”:到20年代中期,“问题小说”逐渐式微 , “乡土文学”则走向勃兴 。乡土文学作家群崛起于1923年左右 , 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废名、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台静农等 。乡土文学作家普遍地受到鲁迅乡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深厚影响 。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先河的作家是鲁迅 。
六、1925年前后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观念和创作
1925年前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概念和有关创作方法开始进入现代文学的领域,一些先行者更尝试进入革命文学的创作领域 。在小说创作上,最突出的革命文学作家是蒋光赤 , 他的代表作品有《少年漂泊者》、《短裤党》 。
七、赖和小说创作的题材特点和艺术特色
题材特点:1、日本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催遭;2、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3、传统封建思想的愚昧;4、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 。
艺术特色:体现出较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语言生动、口语化 。对于台湾方言进行了成功的运用 。
八、郁达夫的“自叙小说”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以郁达夫和倪贻德为代表 。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 。
九、郭沫若20年代创作的心理分析小说
郭沫若的《残春》、《叶罗提之墓》、《喀尔美罗姑娘》是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人物性心理的小说 。
十、叶绍钧的长篇小说《倪焕之》
1928年,叶绍钧出版了长篇小说《倪焕之》,这是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阶段性意义的重要作品 。被茅盾称为看“鼎 之作”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