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文章插图

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文章插图
唐太宗与魏徵不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 , 也铸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 。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唐太宗为何推倒他亲手撰书的魏徵碑?在这段君臣佳话的流传中,又有哪些偏离历史真相的记载?
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文章插图
千古君臣佳话
贞观十七年(643),64岁的魏徴因病溘然长逝 。唐太宗闻讯后,悲痛万分 , 罢朝五天,以示哀悼,并说出了那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 以史另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 , 用防已过 。今魏徴殂逝 , 遂亡一镜矣 。”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魏徴生于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 。魏徴自少年时代起,便博览群书 , 志在四方 。他曾经效力过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窦建德,太子李建成等,终因其皆非明主而无法施展抱负 。“玄武门之变”后 , 唐太宗欣赏魏徴的才华,召他人朝 。面对唐太宗的怒斥,魏徴坦言说:“太子如果早听我的忠告,绝无今日!”这种直率的态度不但没有让魏徴获罪 , 反而赢得了太宗的好感,使他成为太宗的近臣 。
贞观初年,濃州刺史庞相寿被告发贪污,受到了削职处分 。作为跟随唐太宗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老部下,庞相寿冒死求见太宗,请求免于处罚 。唐太宗先是气愤地拒绝了庞相寿,然而晚上回到寝宫后,想起庞相寿忠心耿耿地追随自己,如今年事已高 , 家有妻儿老小,又心生不忍,便传话给庞相寿,让他仍旧留任原职 。魏徴听说此事后,上书给太宗说:“不追究庞相寿的贪污罪,令其留任原职,这等于纵容贪赃枉法 。如果其他的老部下也因此而贪污,陛下怎么办呢?”唐太宗慎思之后,还是决定撤销自己的赦免 。
一次,唐太宗巡幸洛阳,住在显仁宫 , 看到茶具都是几年前的旧器具 , 奉上的酒菜也不见山珍海味,便将总管大骂一顿,贬为庶民 。魏徴了解情况后,立即面见太宗,直言这是不好的苗头 。太宗不以为然地说:“国家财富力强,一国之君多花点钱无可厚非 。”魏徴忧虑地说:“正因为是一国之君,才不能开奢靡风气的源头,以防上行下效?。?rdquo;唐太宗依然认为魏徴危言耸听 。魏徴又以隋炀帝奢侈贪婪终致亡国的教训警诫太宗,太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
有一次,高句丽向唐太宗进献了两位美女,魏徵知道后表示不应当接受 。唐太宗很赞成魏徴的意见,并说:“去年进献了两只鹦鹉,我现在都老想着回宫 , 何况是两位美女呢?”于是,就派人送了回去 。
魏徴人朝为官之后,始终秉性忠直、仗义执言,只要是不利于江山社稷的,必定要站出来说话,甚至不惜犯颜进谏 。唐太宗也拥有难得的气量,敢于重用魏徴,先后提升他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贞观十六年(642),魏徴病重,唐太宗多次派人送药品和食物,亲自两次到魏徴家中探望,还差遣了专人到魏徴家中看护,随时禀报魏徴的身体状况 。唐太宗最后一次去看望魏徴时,看到他病情加重,便流着泪问:“爱卿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魏徴强撑着病体说:“我不担心别的,只忧心国家的兴亡?。?rdquo;一心为江山社稷立身立言的魏徴不愧为“千古第一谏臣”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