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 , 在AITO的车上也将继续搭载华为的智能电动系统 。 华为此前在SF5也搭载了DriveONE电驱动系统 , 体现在后置电驱动的部分 。 不知道在AITO品牌的车型上 , 华为的电驱动技术会以怎样的形态呈现?特别是华为的高压多合一电驱动系统号称能实现10分钟续航200公里 , 如果搭载到AITO上倒真是令人期待 。
最后 , 余承东也表示 , AITO的首款车型是“华为的工业设计团队、用户体验团队一起参与打造” 。 其实相比搭载了多少华为的技术 , 这简单的一句话我认为更有分量 。 客观说SF5的强项在于机械素质层面 , 但短板就在于工业设计和细节体验做的不够好 。 而华为如果从源头开始介入了AITO新产品的策划、定型、设计的话 , 那么新车的卖相应该值得期待 。 毕竟 , 拥有高颜值和良好的静态体验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 至少在中国市场环境下是如此 。
赛力斯的理工男气质
其实华为智选SF5是一款机械素质很强的车 , 作为一款增程式SUV , 续航NEDC1000+公里、180公里纯电续航、四驱版本4.68秒的零百加速、铝合金底盘和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 , 并且以其两款车型21.68万和24.68万的价格 , 在25万以内做到了续航、操控和性能的天花板 。 用户反馈也显示 , 这款车的驾驶体验相当不错 。
赛力斯“理工男”的气质也体现在AITO推出的这个纯电驱增程平台(DE-i)上 , 目前来看除了续航超1000公里 , 4秒级的零百加速 , 其最大的特点是:能根据路况海拔、温度、负载、车况等不同因素 , 框定出860多种场景 , 通过算法实现精准匹配 。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理解为车辆的动力和驾驶部分 , 例如增程器、电动机、驱动部分、电池组这些不同的组件在不同场景下能自主协同 , 从而实现高性能、低功耗以及驾乘舒适性的全局最优 。 就像燃油车上针对不同场景有经济、舒适、运动、雪地、山路等多种驾驶模式一样 , DE-i将驾驶场景细分成了860多种 , 由算法自动给出答案 , 自动给予最匹配的驾驶模式 。 这完全是软硬件高度整合的结果——在解决高性能、高续航的同时 , 提供高品质的用车体验 , 这也是DE-i所要着力解决的 。
驾值观
从SF5到DE-i平台 , 都能看出赛力斯本身在三电部分的实力很强 。 但问题是赛力斯本身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 此外SF5作为首款产品在产品设计包括座舱智能部分的打造 , 都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 。 相比理想ONE这种核心素质一般但是强在用户体验的车型 , 先天更吃亏 。 相比理想、小鹏和蔚来 , 设计、体验、渠道、经验等软实力的缺失才是赛力斯最大的短板 。
华为的加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所以从源头开始联合华为一起 , 对设计、体验、智能化部分进行提升加强 , 重新打造一个全新品牌AITO , 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 。
从AITO亮相首款车型来看 , 造型饱满大气 , 产品具有不错的卖相 。 同时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 , 赛力斯明年将和华为建成上千家旗舰店 , 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 。 “我们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五年内进入第一梯队 , 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张兴海说 。
就像和长安合作孕育的阿维塔一样 , 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 , 也是华为造车孕育的又一个全新品牌 。 所不同之处在于AITO独占了华为的渠道 , 加上华为鸿蒙座舱以及丰富的设计经验 , AITO的胜算这次要高很多 。
虽然外界都把华为视为未来汽车界的博世、德尔福 , 但华为这种“从零培育新品牌”的做法 , 却也颇具中国特色 , 可以称之为自己建厂、做好供应商之外的“第三条造车路” 。 华为宣称自己“不造车” , 但也没“完全不造车” , 这条路华为能走通吗?我们也拭目以待吧 。
相关经验推荐
- 华为鸿蒙系统|蒙系统的那些卡片功能,也就是刚面世时候的噱头,用下来用处不大
- 华为|不可否认,华为做的事情,客观上让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标杆
- 华为荣耀|9999元起售!国产“折叠屏性能王”诞生,荣耀逐步收复华为失地
- 华为鸿蒙系统|鸿蒙功耗很不错,比以前耐用一些,系统也增加了一些小功能
- 红米手机|中国的操作系统路在何方,华为鸿蒙系统普及路难, 新plug操作系统
- 华为|华为上架新机,搭载麒麟芯片,5000mAh仅售1399元
- |创小报151: 华为进军私募;蚂蚁减持众安保险;佳能进军造车;马斯克
- 华为|2021年,最大苹果的三大槽点
- iPhone|不想抄袭华为?iPhone14感叹号挖孔不支持高刷,供应链产能不足!
- 华为手机|华为手机拍照不好看?新手必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