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白芍种植技术,附具体操作

【白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白芍种植技术,附具体操作】1、选地整地:经过3-4年白芍收获后才能翻土,精耕细作 。2、栽培技术: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分别种植 。3、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灌溉排水、摘蕾和间作 。4、病害防治:白芍锈病应选择地形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高畦种植,灰霉病平时应提高通风透光度,根腐病应降低田间湿度 。5、及时防治害虫 。6、适时收获加工 。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芍药最怕草荒,特别是栽培后第二年,株行距宽,每株发出的幼苗少,杂草容易繁殖,不及时除草会妨碍芍药的生长 。因此,种植后幼苗出土时,应及时中耕除草,然后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必须满足土松、无草的要求 。每次中耕,只能浅松表土3-5厘米,以免伤害根部,并注意不要折断苗芽,如果折断的话,当年就不再萌发,影响成长 。如果大规模栽培时,建议使用除草剂 。
2、追肥:芍药种植后,无需追肥 。第二年和第三年追肥4次 。第一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第二、第三次5-7月,每4次11-12月 。第四年春天根据芍药的生长情况可追肥1-2次,每次追肥应在株旁开孔或开环状浅沟施用,施用后覆盖土壤,以免肥料流失 。建议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和生物有机肥料 。
3、灌溉排水:芍药耐旱,但如果长期晴朗干燥,不利于生长 。干旱时仍然需要灌溉,但芍药又怕积水,积水常引起病害,所以应更加注意排水 。
4、摘蕾:4月中旬现蕾时,选择晴天摘蕾,可以集中养分,促进根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摘蕾不要太晚 。
5、间作:栽培后1-2年内,植物生长缓慢,发棵小,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可以间作蔬菜、豆类、芝麻作物 。
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白芍锈病
(1)白芍锈病是白芍生产上威胁很大的病害 。5月上旬开花后发生,78月严重,直到地面部分枯死 。时晴时雨、温暖潮湿或地形低洼容易积水时容易发病 。
(2)防治办法:芍药收获时,收拾烧毁残枝病叶,减少越冬菌源 。选择地形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高畦种植 。药剂防治可以使用三唑酮、农抗120等 。
2、灰霉病
(1)病菌主要是菌核随病叶遗落在土中越冬,5月开花后发病,6-7月严重,直到地面部分枯死 。阴雨连绵或露水较大时易发病 。
(2)防治方法:芍药地实行轮作,选择无病芽栽培,雨后及时排水,平时提高田间通风透光度,药剂防治可选择多抗霉素、异菌脲、速克灵等 。
3、根腐病
(1)根腐病主要危害芍药根部,受害株根部常出现半边水渍状腐烂 。
(2)防治方法:下种时用多菌灵浸种,主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可以选择恶霉灵、福美双等 。
五、防治害虫
1、蛴螬
(1)5-9月危害严重,幼虫蛟食白芍根部,使芍药根部表面形成许多斑孔,影响产量和品质 。
(2)防治方法:用辛硫磷和乐斯本浇灌 。
2、小地虎:一般4月至5月危害严重 。
六、收获加工
芍药以根入药,以种子育苗的4-5年,用芍头种植的3-4年收获,在9月采挖,去除根茎和须根,洗净,去除粗皮,在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晾干,一般亩产干品250千克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