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1.9亿再饮酒( 二 )


从近几年来看,公司已走上下坡路 。其收入增速从2016年的10.96%降至2020年的-3.40%,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从6.59%降至4.67% 。虽然2021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今年前三季度 , 又陷入个位数增长 。
公司超过400个品规中成药产品,按照治疗领域可以划分为心脑血管类、补益类、清热类、妇科类等 , 公司陷入下行通道,或许与这些领域的产品销售波动有关 。
2019年至2021年,补益类产品波动最大,收入增速分别为-22.35%、9.88%和-2.60%,同期 , 清热类增速从1.63%降至0.48%,只有心脑血管类、妇科类收入增速从个位数恢复到双位数增长 。
品牌内耗
2001年,以同仁堂乐氏家族为原型的40集电视剧《大宅门》在央视热播,大众进一步认识了这个老字号品牌 。
1992年,同仁堂集团成立 , 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彼时,国内中药老字号阵营中 , 还有东阿阿胶、片仔癀和云南白药 。
在最近几年,这些老字号过得并不太好 。东阿阿胶的阿胶神话再难讲;片仔癀原材料配额限制,被锁在产能和提价里;云南白药保密配方摸到天花板 。同仁堂更是频繁登上热搜,产品质量问题屡屡发生,老字号招牌不堪困扰 。
据媒体报道,2017年,公司旗下企业因质量问题被曝光10次以上,2018年发生“过期蜂蜜”事件,公司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暴露内控问题 。
在这之后,公司从原材料到生产等各个环节亡羊补牢,截至去年末,已经更新优化300多个药材质量标准,同时对现有质量及工艺标准持续提升 。
另外,市面上的同名商号泛滥,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台湾同仁堂以及成都同仁堂等,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 。
清代初期,同仁堂由乐显扬创立于北京 。清末,乐家女婿张益堂将自家药房更名为天津同仁堂,这桩冒名事件曾在民国时期轰动一时 , 同仁堂在天津状告天津同仁堂侵权,后者败诉,但天津同仁堂名号得以保留,直至2002年实施股改,自2018年起两度冲刺IPO 。
同仁堂与天津同仁堂有着百年恩怨,与南京同仁堂、台湾同仁堂与则有着较深的关系 。
1926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笃周奉命南下南京设立分号,1995年、2006年分别被原内贸部、商务部认定为老字号 。南京同仁堂曾在南京医药旗下,后被剥离 。
台湾同仁堂由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崇辉1953年在台湾创立 。
成都同仁堂与上述几家同仁堂都没关系,是江西人陈发光于清乾隆时期在成都创立 。

同仁堂1.9亿再饮酒

文章插图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