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芯观点】三星16nm MCU凭什么赢过台积电?( 三 )


台积电的转变 , 很难说是不是受到三星的刺激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台积电MRAM所受到的威胁 , 绝不仅仅来自于三星 。 一直以成熟制程代工为主的格芯 , 在MRAM的技术积累上 , 意外地与三星、台积电“齐头并进” , 甚至有领先的趋势 。
2017年 , 时任格芯首席技术官的Gary Patton透露 , 公司已在22nm制程的FD-SOI工艺技术(22nm FDX)中提供了MRAM , 这让其成为少数几家公开宣布在2017年底前至2018年量产MRAM的代工厂之一 , 也成功吸引了意法半导体的注意 。
2018年1月 , 意法半导体公司选定格芯22nm FDX技术平台 , 为其新一代工业和消费应用的处理器解决方案提供支持 。 在此之前 , 意法半导体提供的FD-SOI已成功帮助三星生产了eMRAM , 这更加意味着格芯的MRAM技术 , 或许比想象得更加领先 。
在随后的2019年 , 格芯正是宣布其基于22nm FDX平台的eMRAM投入生产 。 可将数据保持在-40到+125°C的温度范围内 , 寿命周期可以达到100000 , 数据保留时间达到10年 。 格芯当时还表示 , 正与多个客户合作 , 计划在2020年安排多次流片 。
此外 , 近期意图重拾代工大业的英特尔 , 也对MRAM有所准备 , 其于2018年首次推出了一款基于22nm FinFET制程的STT-MRAM , 并透露 , 其eMRAM技术可在200℃下实现长达10年的记忆期 , 并可在超过106个开关周期内实现持久性 。
由此 , 全球代工前四大巨头均已做好MRAM起跑姿势 , 在台积电意外丧失先发优势、三星和格芯拿下主动权的背景之下 , 未来竞争格局如何 , 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写在最后
今年8月 , 笔者曾就一则“MCU转向28nm制程”的传闻向业内人士求证(详见:《【芯观点】MCU要转28nm?两大矛盾待厘清》) , 当时某国内代工厂技术高层即表示 , eFlash技术是MCU向前推进的最大阻碍 。
在这种前提下 , MCU在短期内转向28nm甚至是更先进制程的可能性变得更加虚无缥缈 , 这也意味着 , MCU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占用成熟制程的一大部分产能 , 而掌握大部分产能的六大原厂可能继续“稳坐钓鱼台” 。
然而 , MRAM的技术突破成为了最大变数 。 若三星确实拿下意法半导体16nm MCU订单 , 那意味着MCU将不再仅限于成熟制程 , 同时也意味着 , 在更先进制程的MCU领域 , 代工厂与原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 而台积电的MCU第一代工厂地位 , 也将受到挑战 。
(校对/holly)


【三星|【芯观点】三星16nm MCU凭什么赢过台积电?】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