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古代人是怎么读书?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民族 。据媒体报导,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七本,日本的四十本,俄罗斯的五十五本相比 , 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
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 。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低头刷微博、打游戏或看视频 。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 。
每天匆忙的生活,人们常常感叹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 。那让我们看看古代人就是什么也不干,所以才有时间读书吗?
第一个成语:三余读书 又名“董遇劝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
东汉末年 , 有个叫董遇的人,为人敦厚,酷爱读书 。他与兄长依靠采集、贩卖野生稻谷为生 , 每次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读,哥哥笑话他,但他照读不误 。
有人想拜他为师,他不肯教,就对人家说:"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农活是一年的空闲时间 , 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种空闲时间 。”
第二个成语:带经而锄 指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 。常林、儿(倪)宽家贫,但好学不倦 , 去田间耕作时,也带着经书 , 一有空就诵读 。“带经而锄”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 。
汉朝的倪宽跟着孔子第十一代孙孔安国学习五经,缺乏学习费用,倪宽要为弟子们做饭,有时还要下地干活 。他下地时总要带着经书 , 休息时便抓紧学习 。
第三个成语: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 , 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 边看书 。
他的妻子觉得这样很丢脸 , 还因此与他离了婚 。后来的朱买臣功成名就 。这是"负薪"的故事 。
"挂角"的典故,出自隋代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骑牛外出,怕在路上浪费时间 , 于是把书放在牛角上,边走边读(《新唐书》卷八十四《李密传》) 。
类似的成语还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映雪读书”“芦荻当笔”……
这些古人,大都连基本的生活都很成问题,仍然能够挤时间读书,今人还好意思说不读书是因为没有时间吗?
我们不仅要学习古人勤奋刻苦的读书精神,也要借鉴他们的读书方法 。
有两种方法 。
一是"韦编三绝"式精读 。
孔子晚年喜欢读《周易》,多次阅读 , 把竹简的牛皮绳都翻断了很多次(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
《史记.孔子世群家》) 。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来历 。"韦"是"熟牛皮“,”韦编"意为“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是概数,表示多次 。这个成语就成为读书勤奋的代称 。
二是"不求甚解"式泛读 。"不求其解"在今天多被用作贬义,多指学习不认真,没有深刻理解 。其实,这个成语最初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 。它的主人公是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 。
陶渊明写过一篇 非常短的文章《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式的散文 。其中有这样几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 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怎么读书呢?不求甚解 。
"甚"是"过度、过分"的意思,"解"是"了解、理解“ 。”不求甚解"就是说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来领会文章的大意 。
这不是囫阎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品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是对汉代以来"皓首穷经"的一种不满 。汉代时候,一些学者读书就往过度阐释 , 解释一本书 。
【古时候关于读书的成语典故 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有哪些】除此之外,读书要"尽信书不如无书(《孟》) 。要善于思考 , "学而不思则罔";要心存怀疑,不要把别人的一知半解当作自己的话,不能拾人牙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