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胡人 , 特指的是匈奴人,这段历史知晓度是比较高的 , 汉朝大将家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在史书上记载的都是比较多的,匈奴也称西胡,与之相对应的是生活在匈奴以东的乌桓、鲜卑等称为东胡,也有专家认为东胡其实是“通古斯”的转音 。
我们在历史书籍或者影视剧中经常能看见胡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好多人都认为胡人是一个族群 , 其实不然,历史上的胡人是古人对北方游牧民族或者外族人的统称 。
不同的时期胡人包含的组群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比较常见的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 。
“胡人”的说法出现很早,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 是胡人第一次出现在正规的历史籍册记载 。
到了西汉时期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句子 。
这里的胡人 , 特指的是匈奴人,这段历史知晓度是比较高的,汉朝大将家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在史书上记载的都是比较多的 。
匈奴也称西胡 , 与之相对应的是生活在匈奴以东的乌桓、鲜卑等称为东胡,也有专家认为东胡其实是“通古斯”的转音 。
一说到胡人,好多人会认为这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
历史上生活在中原的汉人往往代表着,最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文明礼仪,其他的东狄、西戎、南蛮、北夷都被认为不懂礼貌的原始野蛮人,这些族群相对于汉人 , 先进程度较低,风俗也不尽相同 。
对这些人,汉族政权也好,百姓也罢 , 自然没什么好感 。江统在《徙戎论》中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晋书》),已经把他们当做敌我矛盾来看待了 。
所以后世再提到胡人,不管语气还是情感,在感觉上总有那么一点蔑视、轻侮的意思 。
【历史上胡人指今天的哪个民族 古时候胡人指的是什么人】
其实 , “胡人”,并非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 。
只是对北方游牧民族一种称谓 。就跟汉人自认为是好“汉”一样 , 只是一个代称,没有任何其他意义 , “胡人”后来则变成对居住在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一种泛称 。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江统《徙戎论》) 。诸夏即是中原,胡人的概念也是基于中原的视角提出的,其中并没有掺杂感情色彩 。
历史上的胡人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正是这一时期 。
魏晋时期,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侵,汉人逐渐失去了北方的统治权 。
“五胡乱华”后北方游牧民族相继建立起大小很多国家,其中有十六个是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国家,与汉人势同水火,十六国军队所到之处,都是屠城屠城掠地,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
北方尸横遍野 , 田地荒芜,汉人为了自保,纷纷聚集起来筑起堡垒 , 与胡人对抗,一时间战争不止 , 人口数量断崖式下跌,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 , 整个北方及其中原地区对于当时汉人而言就是人间炼狱 。
这一时期五胡间的攻伐不断,相互间的侵占吞并,外加汉族的反抗,五胡的人口也在不停的减少 。就在这一时期也是五胡走向灭亡的开始 。
在“五胡乱华”之后,百余年间,北方各游牧民族及汉人在华北及其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达大小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 。
到了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同年灭代 , 统一了北方诸国,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
胡人这个族群也就此开始淡出大众视野 。
五胡的最终归宿
匈奴:匈奴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北狄 , 汉魏之际,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两支 。南匈奴依附中原王朝,北匈奴则远迁西北中亚 。
隋唐以后 , 匈奴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不复见于记载 。
羯:羯族在五胡乱华时期,建立的后赵政权最后被冉魏灭亡 , 同时冉魏也鼓励百姓对羯族进行报复性的屠杀,导致当时羯人几乎被屠戮殆尽,除了少数人依附并融入鲜卑 , 此后再无羯人 。
鲜卑:北魏时期鲜卑从贵族到平民都进行了大规模汉化,后来北魏作为鲜卑政权的逐步消亡 , 鲜卑族已经无法作为独立政权和独立民族存在 。
最终被淹没在了民族大融合中,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已完全完成汉化,逐渐消亡,融入到北方新兴的汉民族中 。也有人认为 , 其实他们就是今天的北方汉人 。
氐:氐族渊源于先秦时期的西戎 , 五胡乱华后,大部分也在相互攻伐中消亡 。
一部分在前秦灭亡后 , 西迁入甘肃武威一代建立后凉政权,后被后秦所灭,另一部分南逃的氐人 。
进入四川贵州一带,与当地的汉人融合后演化成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隋唐以后对氐族已再无记载 。
羌:在五胡乱华时期,势力强盛之时东至河洛,西及关陇 。
前秦灭亡后,自己建立后秦政权,后来其后秦政权被东晋灭后,其一部分融入了当地的汉族,另一部分则继续中国西北及西南一带与当地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发展 。
历史上胡人只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种群名称 , 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其大大小小几十个部族,或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隐入尘烟,或已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中融入中华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