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致良知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 。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 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 , 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
“致良知”,是中国全能大儒王阳明的心学主旨,也是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相统一的体现 。因此,理解了“致良知”这三个字,我们也就把握了心学的内核 。何以解之,以下浅论之 。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致良知

何谓“良知”?“良知”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 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 , 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
在孟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良知”理解为一种本性具有的“真善美” , 一种不需要依靠外在力量而存在的内在自觉,其具体可以包括知识、真理、智慧、道德意识等 。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致良知

何谓“致”?《大学》提出“格物致知”,也即“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简而言之,就是先有格物 , 再有致知,再有诚意 。
今天,对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解释便是:通过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 。把“格”理解为追求、探索,把“致”理解为获得、求得 , 在此基础上,很多人把王阳明心学的关键“致良知”中的“致”理解为获取、得到、创建等涵义 。
从“良知”的本质来看 , 良知是人人本性具有,不需要依附任何外力而存在 , 因此良知是不需要去获取和创建的,它是本身具有的一种自觉 。因此,我认为“致”应该理解为凸显或发现,“致良知”也即通过实践把原本具有的良知凸显出来,也就可以理解为通过实践努力发现了本身存在的良知 。
同理可知,“格物致知” , 也应该理解为,通过探究事物实践,把原本具有的良知凸显出来,而非通过努力,从中获得良知本真、真理智慧 。这与佛学的精髓—《心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具有相同之理 。佛家认为,五蕴皆空,万物皆是真空实相,世人的本来心量 , 宽广博大,含容万物 ,  蕴育万机 。
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显 , 所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有所增加,也不会因为迷妄而有所减少 。我们之所以认为,圣人真心无限,凡夫俗子心量狭小 , 那因为凡夫俗子被五蕴遮掩蔽障,六尘牵缠束缚 , 不能修行观照,其本有的真心隐没不显,而圣人则不为外物所扰,不受色受想行识所束 , 因此能将本心显现出来 。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凡夫和圣人 , 其中的佛性乃是本有,真心俱在 , 不可人为增减 。这与道学也是相通的,老子认为“大道氾兮,其可左右”,道是本身存在的,其无处不在,且不生不灭,无偏无私,时刻作用于万事万物,但“道可道,非常道”,道又是不可具体言说的,圣人之所以得道,
终归于“清静无为”和“道法自然”,去除一切人为,也即“见素抱朴 ,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方可得道,方可返璞归真 , 方可“执大象,天下往 , 往而不害,安平泰” 。俗者不得道 , 就是受到了各种因素,如欲望、偏见等影响,把本有的道性遮盖了 , 所以才会胡乱有为,肆意作为 。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从“致良知”的内涵中,我们可知,凸显或发现良知的关键在于实践努力,也即“行” , 所以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知”是最高本体,“行”就是人的各种生命实践 , 也就是凸显或发现“知”的要害功夫 。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们都是社会人,自我们出生伊始,我们就会不自觉的被社会化、涵化、濡化,会不知觉地进入各种世俗的条条框框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色受想行识,我们内心就会受到欲望、物质等干扰 , 而这些看似实相本是空无的欲望或物质,会蒙蔽和遮盖我们本有的良知 , 
因此,通过事物上的磨砺来凸显或发现本有的良知,这种磨砺的实践就是要摆脱各种私欲、成见、偏见、妄为的影响 , 向着五蕴皆空靠近,从而见诸客观实际的本然 。从哲学上来讲,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致良知】我们在“致良知”的过程中,旧的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因此,“知行合一”是一个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状态,也即“随物而格” , 要时刻致良知,方能把良知的本然凸显出来,从而展现人性智慧的光芒!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