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 , 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故事战国初,晋国大臣智伯掌握了大权,他派人向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索要土地.赵襄子拒绝,智伯联合魏、韩出兵围困赵,赵派谋士张孟谈去游说魏、韩,他们三家联合消灭了智伯,要封赏张孟谈,张不要并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文:孔子说:“温习以前学习的知识,便能获得新知识、新认识、新能力,就可以凭借这些做老师了 。”
感悟: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一个人经常温习旧知识,以便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但是每每读到这句话,我总有一点疑惑:几乎所有人学习时都会这样做,假如人人都做别人的老师,这个老师当得也太容易了 , 岂不有“好人为师”之嫌?
其实,孔子在这一章里强调的是“温故”对于“知新”的重要性,没有“故”,就无所谓“新”,要想“新” , 就必须继承“故”、师法“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温故知新”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孔子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孔子一贯重视温习的重要作用,《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如果在“温习”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知,岂不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 , 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旧知识的复习,结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由于前面的知识没有学会 , 或者遗忘,造成新知识学习的困难 。
研究表明,“差生”都是由于知识的缺陷积累造成的,所谓“缺陷积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旧知识当时没有学会,或者相隔一段时间后遗忘 , 过后又没有通过及时的“温习”加以补偿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夹生饭”越积越多,于是在学习更高级的知识时,产生了学习障碍,从而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 差生也就产生了 。鉴于此,许多学校采取“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做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不间断地温习旧知 。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 第一个步骤是“复习旧知”,目标教学中叫做“前提测评”,这个步骤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 正是遵循了“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 。
不知什么时候,这一步骤被许多教师取消了,变成了“创设情境”或者其它 , 由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 , 有些学生在理解新知时就产生了困难,课堂教学效果其实并不好 。还有的学校由于减负的需要 , 取消了单元复习检测,一门心思赶进度 , 这些做法都违背了“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 , 必将大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下一句应接什么】“温故知新”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 。一切新理念、有方法的产生绝不是空穴来风,是师法传统、继承传统的结果 ,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改革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
有的学校意识不到这一点,喜欢赶潮追风,今天一个理念,明天一个模式;今天学洋思,明天学杜郞口,令教师摸不清头脑 。实际上,任何一项成功的改革经验 , 都是结合本校实际,学习先进理论,继承传统结果 , 情境教学是这样,成功教育是这样,洋思和杜郞口的成功也概莫能外 。
还有一些刚刚上任的新校长 , 为了显示自己“新官上作三把火”的威风,还没有来得及对学校的办学传统进行梳理,就急于否定前任校长的做法,急于推行自己的“新政” , 真可谓“乱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带来了学校的混乱 。
教育是最经不起折腾的事业,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 , 学生不是校长的试验品,改革一旦宣告失败,就会毁掉一批孩子 。所以 , 每一个对教育有责任心的校长,都要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教育的法则,也是其他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