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专家罗飞介绍,在疫情期间对中高风险地区的划分一般会根据三个维度来综合判断 。一是地域,以住宅小区、楼栋为基本单位 。二是时间,最长潜伏期14天为一个单位 。三是疫情形势,根据病例数量及其活动的轨迹,综合评判疫情扩散的风险大小 。具体的划分标准还要根据疫情的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行调整,这是为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既要有效控制疫情,又要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不造成过多影响,把疫情对社会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标准 。同时 ,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在发生疫情时对社区、行政村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实施分类管理措施 。其划分标准分别是:封控区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所在的小区及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 。管控区是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的前2天起至隔离管控前,如果其活动范围内的其他人员有一定传播风险,且密切接触者和次密追踪判定难度较大时,可将相关区域划分为管控区 。防范区是指封控区、管控区所在范围内的其他区域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以县(区)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 。
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
加强疫情严重地区以及高风险地区流入人员的跟踪管理,做好健康监测和服务 。医疗机构加强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发现、报告,疾控机构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督促指导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严格落实社区防控措施,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公众防病知识和防护技能普及等工作 。
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
在采取低风险地区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相关人员、物资、场所等方面的准备,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和管理 。以学校班级、楼房单元、工厂工作间、工作场所办公室等为最小单位,以病例发现、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为线索,合理确定防控管理的场所和人员,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 。无确诊病例的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可参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 。
【疫情分级管控指什么 疫情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高风险地区
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
在采取中风险地区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停止聚集性活动,依法按程序审批后可实行区域交通管控 。以县域为单位,全面排查发热患者,及时收治和管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对发生社区传播或聚集性疫情的城市居民小区(农村自然村)的相关场所进行消毒,采取限制人员聚集、进出等管控措施 。
动态开展分析研判 , 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在病例数保持稳定下降、疫情扩散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后,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