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 , 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
孟子·告子章句下
本篇包括政治、战争、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治国问题,也包括教育、历史、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非常著名的一章 。全篇原文共16章,本书选10章 。【第一章】怎样比较
【原文】
任①人有问屋庐子②曰:“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3),则不得得妻;不亲迎 , 则得妻,必亲迎乎?”
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搂④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5)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 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6)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 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7)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 , 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8),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 , 则将搂之乎?”’
【注释】
①任:春秋时国名 , 故址在今山东济宁 。②屋庐子:孟子的学生 。③亲迎:古代婚姻制度,新郎亲迎新娘 。这里代指按礼制娶亲 。(4)岑 楼:尖顶高楼 。⑤钩:衣带钩 。一钩金即一衣带钩那样一点点金 。(6)翅:同“啻”,只,止,但 。97)紾(zhen):扭转 。(8)处子:处女 。
【译文】
有个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礼和食哪样重要?”屋庐子说:“礼重要 。” 那人问:“娶妻和礼哪样重要?”
屋庐子说:“礼重要 。”
那人又问:“如果非要按照礼节才吃,就只有饿死;不按照礼节而吃,就可以得到吃的 , 那还是一定要按照礼节吗?如果非要 按照‘亲迎’的礼节娶妻,就娶不到妻子;不按照‘亲迎’的礼节娶妻,就可以娶到妻子,那还是一定要‘亲迎’吗?”
屋庐子不能回答 , 第二天就到邹国,把这话告诉了孟子 。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比较基础的高低是否一致,只比较顶端,那么,一块一寸见方的木头可以使它高过尖顶高楼 。我们说金属比羽毛重,难道是说一个衣带钩的金属比一车羽毛还重吗?拿吃的重要方面和礼的细节相比较 , 何止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方面和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答复他:‘扭折哥哥的胳膊 , 抢夺他的食物,就可 以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到吃的 , 那会去扭吗?爬过东边人家 的墙壁去搂抱人家的处女 , 就可以得到妻子;不去搂抱,便得不到妻子,那会去搂抱吗?”’
【第二章】人皆可以为尧舜
【原文】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 。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 。然则举乌获③之任, 是亦为乌获而已矣 。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 。徐行后长者 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 , 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 , 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 。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
【注释】
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 。但孟子的时代曹国已亡,所以也不确切 。②一匹雏:一只小鸡 。③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④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
孟子说:“有 。”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 。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 。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 。同 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 。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 。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 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 , 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 。那慢一点 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 。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 和悌罢了 。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 。你穿桀的衣服 , 说桀的话 , 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的门下做学生 。”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 , 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 。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
【第三章】仁义是和平的前提
【原文】
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 , 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 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 。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 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 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 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 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 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 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 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牼(ke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②石 丘:地名 , 其址不详 。③构兵:交战 。④说(Shui):劝说 。⑤ 遇:说而相合 。(6)指:同“旨”,大概,大意 。(7)号:提法 。
【译文】
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 。孟子问: “先生准备到哪里去?”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罢 兵 。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 。在两个国王 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 , 你准备怎 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释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 。先 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 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 。做臣下 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 , 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 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 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 。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 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 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 。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 , 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 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 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 , 是没有的 。何 必要去谈听‘利’呢?”
【第四章】富国强兵与仁义道德
【原文】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 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乡道①,不志于仁,而求富之 , 是富桀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②,战必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 谓民贼也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 , 是辅桀也 。由 今之道 , 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
【注释】
①乡道:向往道德 。乡,同“向”,向往 。②与国:盟国 。
【译文】
孟子说:“如今服事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 实府库 。’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 。国 君不向往道德 , 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去让 夏桀富有 。又说:‘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一定胜利 。’如 今所说的好巨子 , 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 。国君不向往道 德 , 不立志行仁 , 却去想法让他武力强大 , 这等于是去帮助夏桀 从如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如今的风俗习气 , 即便把整个 天下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
【第五章】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
【告子章句下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
白圭①曰:“吾欲二卜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②道也 。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
曰:“夫貉 , 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 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③,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今 居中国,去人伦 , 无君子④,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 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 尧舜之道者,大梁小梁也 。”
【注释】
①白圭:名丹,曾做过魏国的宰相.筑堤治水很有名 。②貉(mo): 又作“貊”,古代北方的一个小国 。③饔(yong):早餐 。飧(sun):晚 餐 。这里以饔飧代指请客吃饭的礼节 。④去人伦,无君子:去人伦指无 君臣、祭祀、交际的礼节;无君子指无百官有司 。
【译文】
白圭说:“我想定税率为二十抽一,怎么样?”
孟子说:“你的办法是貉国的办法 。一个有一万户人的国家 。只有一个人做陶器,怎么样?”
白圭说:“不可以,因为陶器会不够用 。”
孟子说:“貉国,五谷不能生长,只能长黍子;没有城墙、宫 廷、祖庙和祭祖的礼节,没有诸侯之间的往来送礼和宴饮,也没 有各种衙署和官吏 , 所以二十抽一便够了 。如今在中原国家,取 消社会伦常 , 不要各种官吏 , 那怎么能行呢?做陶器的人太少,尚 且不能够使一个国家搞好,何况没有官吏呢?想要比尧舜十分抽 一的税率更轻的,是大貉小貉;想要比尧舜十分抽一的税率更重 的,是大桀小桀 。”
【第六章】以邻为壑,仁人所恶
【原文】
白圭白:“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
孟子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 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付谓之泽③水——一降水者,洪水也—一仁 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
【注释】
①丹之治水:白圭治水的方法,据《韩非子?喻老篇》记载,主要在于筑堤塞穴,所以孟子要指责他“以邻国为壑” 。②壑(he):本义为沟壑, 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③洚(jiang):大水泛滥 。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比大禹还强 。”
孟子说:“你错了 。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 , 所以使水流汪于四海 。如今你却使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 。水逆流 而行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仁慈的人厌恶的 。你错 了 。”
【第七章】君子不亮,恶乎执
【原文】
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
【注释】
①亮;同“谅”,诚信 。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够有操守呢?”
【第八章】好善足以治天下
【原文】
鲁欲使乐正子①为政 。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
公孙丑曰:“乐正于强乎?”
曰:“否 。”
“有知虑乎?”
曰:“否 。”
“多闻识乎?”
曰:“否 。”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
曰:“其为人也好善② 。”
“好善足乎?”
曰:“好善优于天下③,而况鲁国平?夫苟好善 , 则四海之内 皆将轻④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也也(6),予 既(5)已知之矣 。’也也之声音颜色距(7)人于千里之外 。士止于千里之 外,则谗谄面谀(8)之人至矣 。与谗诌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注释】
①乐正子:复姓乐正,名克 。②好善:这里特指喜欢听取善言 。③优于天下:优于治天下的意思 。优,充足 。④轻:易,容易,不以 为难 。⑤也也(yi):自满的样子 。(6)既;?。?都 。(7)距:同 “拒” 。(8)谗:说陷害人的坏话 。馅:巴结,奉承 。谀:讨好逢迎 。
【译文】
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 。孟子说:“我听到这一消息,欢 喜得睡不着觉 。”
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孟子说:“不 。”
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
孟子说:“不 。”
公孙丑问:“见多识广吗?”
孟子说:“不 。”
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
孟子回答说:“他为人喜欢听取善言 。”
公孙丑问:“喜欢听取善言就够了吗?”
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足以治理天下 , 何况治理鲁国呢?假 如喜欢听取善言,四面八方的人从千里之外都会赶来把善言告诉 他;假如不喜欢听取善言 , 那别人就会摹仿他说:‘呵呵,我都已 经知道了!’呵呵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于千里之外 。士人 在千里之外停止不来,那些进谗言的阿谈奉承之人就会来到 。与 那些进谗言的阿波奉承之人住在一起,要想治理好国家,办得到 吗?”
【第九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 , 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 曾(8)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注释】
①畎(quan)亩:田间,田地 。②傅说(yuo):殷武丁时人 , 曾为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 。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 。④胶鬲(ge):殷纣王时人 , 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 。⑤管夷吾:管仲 。士:此处指狱囚管理者 。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 , 管仲随他 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回自己处理 。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 。(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 , 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买回 , 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 。(8)曾:同 “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征:表征 , 表现 。(11)法家拂 士:法家 , 有法度的大臣;拂 , 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
【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 之苦 , 做事总是不能顺利 。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 , 增长他的才能 。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心气 郁结 , 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 , 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 。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
【第十章】教亦多术
【原文】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
【译文】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 。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