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


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 在人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相互期待,相互影响,最后相互造就 , 创造出一段关系 。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

阴阳八卦,相互造就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国王,这位国王看不上城邦中的任何一位女子,就自己动手雕刻了一位心目中的少女,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它,女神维纳斯被他的深情所感动,就赋予了这个雕像生命,最后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娶了这位少女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了皮格马利翁现象的存在,他专门对一个小学的18个平行班做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从每个班选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10个同学,写出名单交了给老师,还叮嘱老师一定要保密 。
其实罗森塔尔给出的名单,上面的同学都是随意选的 。可是8个月之后 , 测验的结果出人意料,那些出现在名单上的同学,个个成绩优异 , 性格开朗,自信且活泼 。
可想而知,学校的老师拿到著名心理学家给的测验名单 , 会认为上了名单的学生是智力超群、潜力巨大的,进而会无意识地把这种信息在课堂上释放出来,学生接受到这种信息 , 就会学的更加卖力,从而变得越来越好 。
这就是期待成真的真实案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

期待成真是有道理的

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 , 也存在皮格马利翁效应 。

比如,名著《战争与和平》中,刻画了一个想要摆脱消沉的男主角安德烈 , 他爱上了活泼热情的姑娘娜塔莎,但其实安德烈爱上的是他理想中的女孩,是安德烈捕捉娜塔莎身上散发出的气质,然后自己拼凑出来的一个理想女性 , 这并不是娜塔莎本人 。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安德烈自然发现了娜塔莎跟自己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她只不过是个天真的孩子 , 所以安德烈抛弃了她 。娜塔莎完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她还是她自己并没有变啊 。
其实,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起作用,我们每个人都像安德烈一样 , 在无意识中创造着别人,然后用自己构建出来的方式去感受别人,别人也在创造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 。
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幻想别人 , 别人也在幻想我们 。
比如,有一天你和你的老板在电梯里遇见,你们相互问好,可是对于这句问候 , 在你们各自的心里,会形成不同的想象,促使出不同的翻译 , 你可能会想,今天老板对我不太热情,我是不是工作没有做好,他是不是在暗示我 。
当然你的老板也会从不同层面幻想你,对你的问候和言语 , 进行他的内心翻译 。
这些幻想都是在无意识层面进行的,但确实会对我们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因为除了幻想别人的形象,我们还会去创造别人的行为,来检验自己当初想象的正确性 。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

人们总是在相互解读

在关系中 , 无意识地创造别人的行为

在对别人有一个想象之后,我们的心理就开始起了波澜,所以必须寻求验证来抚平这种波澜 。
比如,有位经历过感情失败的女士,自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因为她交往过的对象和前任丈夫都家暴过她 。
不过后来她遇到了一个温柔体贴的“白面书生” , 在所有人看来,这个男人绝不会家暴,因为他连说话都不会大声,于是她们走进了婚姻,可是在结婚后的第一个月,这位温柔体贴的“白面书生”就家暴了她 。
原因是有一次闹矛盾,这位女士对丈夫说,“你是不是想打我阿,我就知道你们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她的丈夫说:“我是个讲道理的人,我怎么会打你,咱们就事论事”,这位女士又说:“你分明就是想打我,你打啊,你不打就不是男人……” 。
于是这位温柔体贴的“白面书生”打出了人生的第一拳,他家暴了这位女士 。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

引诱出家暴,来证明自己的判断
这就是我们用无意识的想象创造别人,进而在关系中让这种想象表征出来的现象 。
如果你的剧本需要一个敌人 , 你就会从身边发现一个总是跟你作对的人 , 如果你需要让自己扮演救世主,你就会创造一个需要拯救和保护的人出来,如果你需要扮演被降服的人,那么你就会发现或者创造一个独裁者出来 。
你希望什么,你就会想象什么 , 你就会创造什么,在关系中莫不如此,就像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你期待什么 , 人们就会成为什么 。
【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不得不说 , 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协商共同创造的,愿我们能理解这一点,明白其中的道理,朝着好的方向去期待身边的人,获得好的关系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