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 并著述了 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什么经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 。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 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

伤寒杂病论 并著述了 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什么经

【伤寒杂病论 并著述了 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什么经】成书过程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 , 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东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公元219年,张仲景去世 。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 。当时,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 , 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不久,原书亡失 。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 。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 。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 , 命名为《伤寒论》 。《伤寒论》著论22篇 , 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 , 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 。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 。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 , 则考校以求验 。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 。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 。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 , 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 。宋仁宗时 , 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 。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 , 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 。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 。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 。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四部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另有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 。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 , 患者体质的强弱 , 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惹榭?,加以综合分析 , 寻找发病的规律 , 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 , 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 。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
《伤寒杂病论》的体例是以六经统病证 , 周详而实用 。除介绍各经病证的典型特点外,还叙及一些非典型的症情 。例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属表证,为太阳病 。但同是太阳病,又分有汗无汗 , 脉缓脉急之别 。其中有汗、脉浮缓者属太阳病中凤的桂枝汤证;无汗、脉浮紧者,属太阳病伤寒的麻黄汤证;无汗、脉紧而增烦操者,又属大青龙汤证 。这样精细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法则,使医家可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的证候都能稳操胜券 。除了辨证论治的原性之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辨证的灵活性 , 以应付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 。如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的诊断方法 。即辨证必须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前提,如果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就应该根据病情实际,认真分析 , 摒除假象或次要矛盾,以抓住证情本质,或舍脉从证 , 或舍证从脉 。阳证见阴脉、表证见沉脉 。和证实脉虚,其实质都是证有余而脉不足,即当舍证从脉而救里;而阴证见阳脉,提示病邪有向表趋势,里证见浮脉 , 多提示表证未尽解;证虚脉实 , 则宜舍脉从证 。脉、证取舍的要点是从虚字着眼,即实脉虚从脉 , 证虚脉实从证 。这无疑为医者理清临床上乱麻一般的复杂症情,提供了可供遵循的纲要性条例 。
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 。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 。据统计 , 《伤寒论》载方113 个,《金匮要略》载方262 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 个 。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则可治奔豚气上冲,若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 。若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则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 。其变化之妙,疗效之佳,令人叹服 。尤其是该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 , 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 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括萎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 。另在剂型上此书也勇于创新,其种类之多 , 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 。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 。此外,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 , 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 。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
《伤寒杂病论》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 。另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对自缢、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颇有特色 。其中对自缢的解救,很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 。这些都是祖国医学中的宝贵资料 。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 , 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 。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 , 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 。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 。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 。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 。目前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 , 《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 。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梁兴扬道长参考《伤寒杂病论》《辨伤寒》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