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鱼是野生本土鱼类,土生土长的土著鱼 。其中不乏色彩艳丽、体形优美 , 可以作为观赏鱼的,这类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生观赏鱼 。与色彩纷呈的纯观赏鱼相比,原生鱼有一种狂野的自然美;同时 , 适应能力强 , 相当好养活 。
鸫龟先生养原生野鱼 , 纯粹是偶然,或者说是歪打正着 。为了给乌鸫和乌龟补充营养,鸫龟先生在附近湖泊和山里小溪中 , 捕捉了不少小野鱼(行话叫野采) , 没有死的就顺便养了起来 。没想到这些野鱼太能活 , 无过滤、不打氧、不换水,竟然还生起了小鱼来 。就这样,这群饲料鱼愣是被我养成了原生观赏鱼 。下面分享下心得体会 , 供朋友们参考 。
一、鸫龟先生养的原生鱼介绍
鸫龟先生养的原生鱼,都是野采的饲料鱼,原本是为乌鸫和乌龟而准备的 。所以,也没有正儿八经的鱼缸养它们,利用的是塑料整理箱,或者直接养在乌龟缸里 。图中的塑料整理箱,里面计有鳑鲏鱼40余条、一代青鳉鱼20余条(后代不知道多少了,反正是经常有小不点出生)、麦穗鱼10余条、虾虎鱼四五条、圆尾斗鱼2条、黄骨鱼幼苗1条、泥鳅1条 , 堪称是鱼丁兴旺的一个塑料缸 。00:00鳑鲏鱼
常见的原生鱼,鳑鲏鱼适应环境以后可以发色,是色彩艳丽、非常漂亮的一种原生观赏野鱼 。这种鱼非常贪吃,所以用食物引诱入网非常容易 。鳑鲏鱼是典型的群生鱼,单只饲养容易死亡,需要同时养一群(三五只以上就可以) 。
圆尾斗鱼
鸫龟先生鱼缸里的圆尾斗鱼
俗称国斗,是非常漂亮的观赏野鱼 。国斗生性好斗,地盘意识强,野鱼中的战斗鱼 。不能多养,否则会斗的遍体鳞伤 。在野外一般喜欢躲在水草中,用捞鱼网比较容易捕捉 。
青鳉鱼
【不打氧不换水耐活的鱼 ,也能养好原生观赏鱼,原生鱼关键是要野性养】常见的小型野鱼 , 俗称大肚子鱼 , 和食蚊鱼比较像 。非常敏捷,在水面游动时快如闪电 , 还没看清形状就游过去了 。用捞鱼网直接捞或以食物引诱入网,都较容易 。
麦穗鱼
也是非常贪吃的一种小鱼 , 不容易直接用捞鱼网捕捉,但是可以用食物引诱入网 。
黄骨鱼
这个东西是水中小鱼杀手 。反正自从它来了以后,缸里的鱼 , 数量不是那么多了,生出的小青鳉鱼也大多不见了,不知道是被黄骨鱼吃了,还是被圆尾斗鱼吃掉了 。
泥鳅
只有喂食才会出来的泥鳅
不用介绍了 , 大家都知道 。平常不知猫在何处,喂食时就出来了 。这只泥鳅真是从泥里捞出来的 。
虾虎鱼
一种对水中氧气需求比较高的鱼类,别的鱼都不容易缺氧 , 虾虎鱼会 。这种野鱼喜欢趴在水底 , 用捞网贴着水底捞,非常容易捕捉 。自从去年缸里一百多只黑壳虾不见了以后 , 虾虎鱼也许久不见了,不知道是否被饿死了 。
二、 无过滤不打氧不换水养原生鱼的首要条件:大水体
养鱼能否长久,主要看水 。水自然是越多越好,一滴墨水滴入一碗水里面 , 全碗水都变色了;同样一滴墨水 , 滴入一大桶水,慢慢墨水消失不见了,这就是大水体的好处 。水体大了以后,对污染物容纳能力提高,同时也容易达到平衡状态,例如酸碱平衡、微生物群落平衡等 。一旦水平衡了,就不容易崩溃 。这样的水,无论是养鱼,还是养龟,都是不错的 。
水体足够大是首要条件
水体足够大 , 是实现无过滤、不换水的首要条件 。没有这个条件,水体很难保持平衡 。不能平衡的水,最终的结果就是崩溃臭掉 。那么多大的水体算大呢?其实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在可能范围内,肯定是越大越好 , 越大越省心 。鸫龟先生用的整理箱和养龟的箱子 , 都是60*40左右的(厘米),基本这么大小的,水还是容易平衡的 。
三、 充分利用自然生物过滤:水草、田螺与河蚌
虽然没有过滤,但自然生物过滤,充分利用一些,对无过滤不打氧不换水养鱼是有益的 。因为一旦不换水,随着鱼密度增大 , 鱼排泄物如何处理,就不得不考虑 。鸫龟先生在野采时,顺便采集的水草、田螺和河蚌,此时派上了用场 , 而且效果还着实不错 。自然过滤之蜈蚣草和金鱼藻
这两种水草都是多年生沉水植物 , 真的是大赞 。不用泥、不用沙 , 随便弄几个枝条 , 仍在水里就能茁壮成长 。对光线要求也不高,放在明亮窗边就可以 。如果一天能有一两个小时的阳光照射,那就更好了;没有也无妨,一样可以生长 。这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水草,非常容易疯长爆缸 。特别是蜈蚣草 , 对鱼类排泄物的吸收效果 , 非常棒 。能棒到什么程度?如果蜈蚣草数量太多的话,田螺与河蚌,估计能饿死 。最令鸫龟先生高兴的是,乌龟特别爱吃蜈蚣草 。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扯一把扔给乌龟吃,连买龟粮的钱都省了 。
大叶者为蜈蚣草 , 细叶者为金鱼藻
自然过滤之田螺
田螺是各淡水池塘、沟渠、河流与湖泊等常见的螺类,当初采集了一把放入其中,数量大约20多个,本意是用来除藻,经常能发现它们在壁上取食,但绿藻确实也没减少多少 。当然也没有爆发 , 这也应该算是一种平衡吧 。田螺不容易爆缸,当然爆了其实更好,乌龟等着吃呢 。
自然过滤之河蚌
河蚌对水质的过滤效果非常不错,净水效果比田螺好多了 。但田螺随便扔水里就可以活,河蚌必须要有底泥或底沙才可以 。可以在底部铺上一层底沙,也可以用小一点的塑料盒,里面装上底沙,把河蚌放在小盒子里,这样打理起来更方便些 。另外,河蚌还有一个作用,它是鳑鲏鱼繁殖的载体 。希望饲养的鳑鲏鱼能自我繁殖的,必须要同时饲养几只河蚌 。
河蚌净水效果好,但养河蚌需要有底沙
加上水草、田螺、河蚌这些自然净化水质的材料后 , 实际构成了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食物残渣、鱼的排泄物,可以被田螺、河蚌处理 。而田螺与河蚌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水草的养料,被利用掉 。形成了一个小型循环,可以只加水不换水 。
四、 野生鱼就要野性养,鱼至如归才不愿死
野生鱼长期在野外水体生活,野采后转到家养环境 , 这个转变确实有点大,有些鱼会有不适感,可能会因此而死亡 。典型的就是圆尾斗鱼,一不注意就跳缸而亡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里面放上水草,扔上几块石头,营造出一个相对野性的环境 。这样,不论什么野鱼,都不会有不适应感,鱼至如归,很快就会熟悉了 。野生鱼,就要野性养 。实际养的时间长了,野生鱼也是不怕人的 。见了人,一样会游过来乞食,这也算是一种野趣吧!野生鱼需要野性养
这样野性养,有个缺点 , 就是不容易观察欣赏 。这个也无妨,根据鸫龟先生的观察 , 基本这样野性养了一两个月以后,熟悉了家养环境,就耐折腾了 。这时你可以给它们逐渐换环境,例如逐渐减少水草或石头等比例,慢慢换成裸缸饲养就可以了 。
野鱼也有一种野性美
五、 原生鱼饲养怎样才能提高成活率
最后,说下朋友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饲养才能避免或减少原生野鱼死亡 。很多人反映他们野采的原生鱼,拿回家很快就死掉了 。鸫龟先生以为,这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①野采时处理不当 。原生鱼因为是土著,本身很皮实 。但如果野采时处置不当,也容易造成死亡,就算当时没死,回到家很快也会死掉 。例如,野采工具较硬 , 或者取鱼时过于简单粗暴(典型的用手直接捏,每次带娃出去野采 , 我家娃就是这样),都容易使鱼受伤或过度惊吓 , 这样的鱼,通常会影响成活率 。建议用软质的网野采 , 同时取鱼时建议直接倒入渔具为好,至少也不要捏 , 减少人为造成的损耗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野采耽搁时间过长 。鸫龟先生建议整个野采过程,从出发到回到家里,以三个小时以内为宜 。耽搁时间越长,鱼越容易死 , 这和缺氧有关,也和野鱼不适应渔具环境有关 。一句话,兵贵神速,越快越好 。
暴力取鱼容易造成鱼受伤而死
②家中养鱼的水不适合 。鱼不是龟,对水质的要求比龟高 。如果直接用自来水,十有八九是要全部死掉的 。建议在野采前,提前将水准备好 。例如,提前两三天装入自来水,里面布置好环境,如水草、石块等,让野鱼到家后,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 这样就不会感到不适而死亡 。
养鱼的水要提前准备好,不能直接用自来水
③没有野性养,没有野性的环境 。野鱼自然是无拘无束惯了,这点和纯观赏鱼不同,大家也都容易忽略 。容器要尽可能大 , 你用个碗大的地方,野鱼很可能直接跳出自杀了 。鸫龟先生养的鳑鲏鱼等小野鱼,最小的容器是16升水的,其他都是60升以上容量的 。并且,在刚开始养的一两个月内,尽可能营造一个野性的环境,水草、石头等放上一些,让野鱼有躲避,有鱼至如归的感觉 。等熟悉环境了,再折腾也不迟 。
开始阶段要野性养,熟悉环境后再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