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饺子的故事


立冬:吃饺子的故事


立冬:吃饺子的故事

饺子诗
有才何须多开口 , 万般滋味肚中藏 。
【立冬:吃饺子的故事】有缘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齿留香 。

立冬 , 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时节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 。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 。通过冬季的休养 , 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
在我国北方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这天里,家家户户都吃饺子 。另外,除夕,正月初五,立秋,冬至 , 都要吃饺子 。当然,到了今天,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平常日子,只要高兴 , 随时都能吃饺子 。

立冬:吃饺子的故事

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 。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代则称为“饺子” 。是东汉时期,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 。当时称为“娇耳”,是药用的,用面皮包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人耳朵上生冻疮,称为“祛寒娇耳汤” 。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角子” , 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 。
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蒙古 。饺子传到了蒙古,饺子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 。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匾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 。出现了俄罗斯饺子、哈萨克斯坦饺子、朝鲜饺子等多个变种 。
清朝时,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子”为“子时” , 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
立冬:吃饺子的故事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季和冬季之交,交子之时吃饺子 。
关于医圣张仲景发明饺子的故事 。相传东汉末年 ,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来辞官回乡 。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大雪纷飞 , 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饥寒交迫,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伤,心里非常难过 , 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把羊肉和辣椒以及一些祛寒药材放到大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 , 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做成“祛寒娇耳汤”分给乡亲们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 。
立冬:吃饺子的故事


立冬:吃饺子的故事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