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昆斯作品 《Play Doh》1994-2004
? 艺术从来没有被确定过
很明确的说,艺术从未被确定过,包括现在我们对于艺术的困惑 , 这个是跟当下艺术新流变密切相关的 , 与此相同的是 , 在过去艺术也是不确定的,从来没有固定艺术这回事 。我们到博物馆里所看到家具、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展品,我们都不会产生疑惑,都说这就是艺术 。但原始阶段 , 这些却并不以艺术形式所呈现 , 或者说是当时并没有这个概念 。在中国古代,这些青铜器等器物除开生活实用功能 , 更多是赋予一种礼仪性的功能 , 用来反映社会尊卑关系、社会制度等,可现在把它归结为艺术,拥有独立的审美架构,实际就是现代社会需求的另一种功能输出,从侧面反映了艺术本身概念就是变化的 。
商晚期青铜器 兽面纹瓿
公众的疑惑是对过往的艺术,心中大抵有明确的观赏评判,可对当下艺术呈现的概念往往显得无法适应,甚至在美术馆或艺术空间,有人调侃到凡看到不正常的就称之为艺术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这正是艺术本身发展的一个特点,当下的艺术已完全颠覆既有概念,特里·巴雷特在《为什么那是艺术》一书中作了很好的分析,他一开篇对艺术分了两个方面的定义:一是开放性;二分类性 。
博伊斯作品《如何向死兔子解释图画》行为 1965
开放性的定义其实是没有定义,艺术家本要勇于挑战既有的艺术概念,从本质来说,就是反对试图找出艺术绝对本质的任何定义,你想要找出这样的定义,艺术家就是要反对这样的定义,开放性对艺术的定义始终在寻找当中 , 始终处于寻找和突破的过程当中,所以大家应该打破对艺术既有的思维模式,艺术并没有尘埃落定的一个概念 。
不过,在分类性定义之时,艺术还是会有一些框架性界定的 , 就在于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有意识有观念去创作完成的,这区别于普通人的一般性活动,当然还有公众对这个行为的参与和反应 。更为重要的,艺术是要语境和系统认知的 , 是否纳入艺术作品,是需要一个艺术体系来认定,这个体系包括批评家、学院、画廊、美术馆等一整套系统;当然,这是有困惑的,甚至是有挣扎和搏斗的 。在认定的这个过程中 , 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有些“作品”就不能被认定,就此也可以举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仅对艺术界产生了新挑战 , 也会重新把它定义成为一个新的艺术方向,比如杜尚的作品(小便器)震惊了整个艺术界,直到现在仍然存在许多的争议 。
马塞尔·杜尚作品《泉》现成品 1917
实际上 , 即使你到了现场去看这个作品,其实也就是一个小便器签了杜尚的名字,但这作品却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回到当时历史背景下 , 我们在绘画作品里很难表达行动感,即使表达工作的人也是凝固的瞬间,也是摆一个动作,在杜尚《下楼梯的裸女》这幅作品中的裸女有很多重影,如劈柴般将画中人分开了几半 , 而这件作品是根本无法进入当时欧洲的主流沙龙展览,辗转到了美国,由于美国是新兴的国家 , 对此阻力相对小,这件作品被收入纽约军械库展览中,仍然引起广泛的争议与指责 。
马塞尔·杜尚作品《下楼梯的裸女》布面油彩 1912
这种情况下,普通艺术家通常会觉得沮丧,杜尚反而倒觉得公众的反应是重要艺术作品组成的一部分,所以下一轮展览的时候 , 杜尚被邀请为作为评委会主席,他觉得报复时机到了,就把小便池放入展览里面 , 从而引起轩然大波,杜尚用非常直观及粗暴的方式,挑衅了当时的艺术体系和主流审美,因为这些体系已然凝结成固有的意义,包括艺术家和组织系统 , 充满了戏剧性的是,这件名为《泉》的小便器,在这个关键节点中,却被整个艺术史的脉络所认定,当然,在他之前如印象派及梵高都曾冲击过主流系统的认知,但杜尚提出问题的方式尤为尖锐 。
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 (1887-1968)
? 艺术走向哲学
1964年 , 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安迪·沃霍尔首次展出《布里洛的盒子》这件作品,当他把复制印刷的肥皂盒放到展场时,公众对此无比困惑,包括了著名哲学家及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 , 这件普通的肥皂盒引起了他的不断地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个包装盒放到美术馆,它就是艺术,我们该如何认定?既往标准失效,既有的标准是什么?
安迪·沃霍尔作品《布里洛的盒子》现成品 1964
如果按照艺术再现的标准 , 安迪·沃霍尔的盒子肯定不是一种再现,因为艺术再现是艺术家用画笔再现眼前所见;难道是因为这个肥皂盒复制得比较好?这种判断方式显然不对 。如果按照现代艺术中的媒介纯粹性标准,也就是后来逐渐没有任何艺术主题的纯抽象 , 这点显然也不对,因为肥皂盒本身就是一个具象物体,那么为什么这个是艺术?那么此时的艺术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1928-1987)
至此,阿瑟丹托认为艺术走向一个哲学的阶段,一个后历史的阶段,就是既往后历史终结的阶段,以往历史更多是在现有概念下,通过体系和系统来产生认定行为,所以此时艺术的概念始终处于一种游变当中,不断向我们提出新挑战,我们也得在一定在历史语境和上下文的关系当中,去看待艺术在这种变动中的位置 。
阿瑟·C·丹托 ArthurC Danto(1924-2013)
? 美术跟“美”没有必然关系
在中国,现有的美术和艺术是呈从属关系,但是我们常说的美术,却是对应西方的纯艺术,就是“艺术”这个词,也许翻译错位关系,“艺术”这词在西方,是不涉及到音乐、舞蹈、建筑等其他门类形式,我们常说的“美术”一词 , 也就是art,不过在中国,只要牵涉到艺术这个词 , 音乐舞蹈美术等混为一谈,所以为了减少麻烦,就采用了“美术”一词,但又引发另外一个问题,美术中“美”的这个字 , 很多人揪住不放,于是就有了很多“你看这个美术一点都不美”诸如此类的问题 。
确切来说,美术跟“美”没有绝对必然关系,当初从西方翻译这个“美学”时,本身是有缺陷的 , 它其实更多是关于感知的一门学问,也就是感受力,对一样事物的感受究竟是优美或残缺,答案因人而异,并不是简单以“美”或“不美”衡量 。
当代艺术中,作品本身就不是有关审美或审美概念,它更多是一种体验,一种对自身及外部世界认知的感应 , 由此也带来了一种新的概念,艺术家用创造力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 , 所以“优美”或“崇高”并不能简单的满足这个标准,比如在体验某种身体局限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也许就比较残酷或者血淋淋的,在体现某种禅意或者某种时间流失 , 所采用的方式也许会相对内敛,这就它所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验和视角,并不是去谁比谁更狠的意思 。所以 , 转化视角来看待我们自身的生活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普通人处在生活之中 , 是难以跳脱开来看待日常生活,艺术家则是为公众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 帮助公众用另外一个视角看待日常生活,看待我们这个世界 。
苍鑫作品《天人合一系列-火圈》行为 2003
【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的边界究竟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