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很多孩子都有了一次游学经历,各自精彩着 。其实,“游学”一词在古籍中并不鲜见 , 最早出现“游学”二字的《史记·春申君列传》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 。”《北史·樊深传》中也有“游学于汾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的记载 。在中国古代 , 喜欢远游的读书人还被称为“游士” , 很多名人都有“游学”的经历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
汉画像石上“孔子见老子”场景 (山东嘉祥境内出土)
古代学子远游为了什么?
南宋巩丰:“一旦远游学, 如舟涉江湖”
古代游学标志性人物是先秦时的孔子,可以说孔子开了中国游学风气之先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周游各诸侯国长达14年之久,一生遍及卫、陈、鲁、宋、郑、蔡、楚诸国,现在好多地方都有孔子遗迹,就是这个原因 。不只孔子,先秦时期的“子”级人物无一不是“游”出来的,墨子、庄子、孙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全都是著名“游士” 。
到汉魏时,读书人游学之风更为盛行 。这一时期 , 最典型的人物是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20岁即开始远游各地名山大川,从当时的京城长安出发,出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经南阳,在南郡(湖北江陵)渡江,抵达长沙 , 来到屈原自尽的汨罗江江边,凭吊诗人……历时数年,司马迁把大半个中国都“游”了 。
与现代学生暑期游学目的不同 , 古代学子在科举取士确立以后,大多是为了功名前程而离乡远行 , 遍访名师 , 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等“唐宋八大家” , 均有丰富的远游经历 。南宋诗人巩丰《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描绘了古代学子远行求学的心态和不易:“士游乡校间,如舟试津浦;所见小溪山,未见大岛屿;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当然,古代学子除了“求学”、“求仕”,只为“游山玩水”的也不少见 。
那么,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如何远游?有条件的可以乘车骑驴,更多的是步行,即所谓“徒行”,以完成游学计划 。从史料所记来看,大多数读书人都是“穷游”,孔子当年去拜访老子,就是鲁昭公赞助了他一辆瘦马破车 。
明代王世昌绘《山水图》中结伴出游的场景
古人出行要带哪些东西?
战国时期苏秦:“羸縢履蹻,负书担橐”
古人出行一般会随身携带上哪些东西?这里,以战国时著名的论辩家苏秦一次远游为例,来看看先秦时的旅行“装备”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条有这样的描述:“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縢履蹻,负书担橐……”这段话的意思是,苏秦身上的黑色貂皮衣破了,百斤黄金也用光了,没有费用 , 只得离开秦国回家 。腿上缠着裹腿布,脚上穿着草鞋,身上背着书籍,肩上挑着担子……
据此可知 , 苏秦行路至少带了三样东西:一钱财,黄金百斤;二学习资料,书;三收纳用具,橐 。这三样东西是古代读书人远游的基本需要,在现代亦然 。
古代不像现在,带着一张银行卡就可行走天下,古人一般要根据路途的远近带上足够多的盘缠 。苏秦带上的现钱不少——黄金百斤,但最后也未够他一路开销,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只好离开秦国回家 。而学习资料同样是古代读书人出行必备,这也是游学与商人外出做生意即所谓“行商”的不同 。先秦时的书本都是竹简木牍一类,比隋唐以后普遍使用的纸质书籍要沉很多,在无车可乘、无驴马骑的情况下都要背负肩挑 。橐则是古代远行又一必带之物 。所谓“橐”,即口袋,在没有箱子的情况下 , 口袋是装带旅行用品最好的用具 。
说到旅行中的住,解决方案真是五花八门 。官家住驿站 , 商旅住客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 , 民宿和寺庙、道观都是不错的选择 。走水路的,或是情趣所致,或是为节省费用,干脆直接宿歇在船上 。
民宿是最常见的选择,民间有大致的收费标准 。也可以宿在寺院道观,不过并非免费,有的寺庙会用香火钱的方式收取费用,有的则会直接表明佣给 。
只是 , 古代旅馆、饭店不发达 , 偏远地方根本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有时候连民宿、寺庙、道观等地都可能碰不到,露宿野外也在所难免 。正因为住宿条件良莠不齐 , 所以被褥、枕头、蜡烛、洗漱用具、锅碗等通常都会被收纳在行李中,如孔子出游就是带着锅灶上路的 。从《战国策》所记来看,苏秦远行所带东西还是不少的,但最后仍是相当狼狈:“形容枯槁,面目黧黑 , 状有归色 。”实际上,苏秦并不是最惨的 , 游士最后靠沿途乞讨生活、沦落为乞丐的也不少见 。唐朝文人白行简的《李娃传》记载,李娃曾“巡于闾里,以乞食为事” 。所以,为防止路上断炊要饭,古人远行时尽量将用品带全带足,这就是所谓的“穷家富路” 。有条件的读书人会带个仆人,或是雇人肩背担挑,或雇一头毛驴驮运行李 。如果雇不起人,又没有牲口,那只能自己当驴使,远游者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驴友” 。
唐朝西域石染典过所(通行证),1959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
古人出行用带“身份证”吗?
《大唐六典》规定:“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据过所以勘之”
除了日常用品,古人出行一般还会带两样东西,一是“节符” , 一是“地经” 。“节符”在先秦时已开始使用,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通行证或单位证明 。“节符”其实是“节”与“符”的合称 , 乃两种不同形式的凭证,后来也称“传”、“所”或“过所” 。古人出门远游如果不带上“传”、“所”这类证件,会遇到很多麻烦 。唐代诗人元结《欸乃曲》一诗曾描绘过在湘江上夜里被查问的情形:“湘江二月春水平 , 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
关于查验“身份证” , 先秦时已有规定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从中便发现了《游士律》:“游士在亡符 , 居县赀一甲,卒岁责之 。”此律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一部旅游法规,其大概意思是,如果旅游者丢失了通行证明,要交一身衣甲的罚款 , 到年底时统一征收 。《大唐六典》中的规定则更为具体,各地检查站(关防)的长官要切实负责起查验工作:“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据过所以勘之 。”如果冒用他人过所,或是不应该持有的持过所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
古人出行必带的“地经”,就是里程图 。地图在中国早已有之,但专门用于旅游的地图,似乎在唐宋以后才流行于民间 , 到明清时已成为古人出行必备 。据元人李有《古杭杂记》,南宋时的临安(今杭州)街头,已出现与现代一样的场景:有人专门卖旅游地图:“驿站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 。”有人以此场景题壁:“白塔桥边卖地经 , 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这是嘲讽无心收复中原失地的南宋朝廷的 , 但间接透露了当时的旅游地图已绘得相当精准和实用 。此后可供旅游参考的地图很多,如元朝有《舆地图》、明朝有《九边图说》、《广舆图》,清朝有《大清一统舆图》等 。这些地图,在方便出行的同时 , 也刺激了古代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古人有时还会带上“行路指南”等旅游指导类书籍 , 如《一统路程图记》、《水陆路程》、《士商类要》、《图像南北两京路程》等 , 出行时遇到问题可以对照一下 。
明代仇英绘《清明上河图》中出行场景,骑驴、背袋、挑担均有
【必看: 古人是如何“游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