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常识里,对公业务是大开大合的经营 , 抓关键客户,抓重点客户,要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零售业务,经营举措考虑得较为全面 , 多种手段方式,工作相对较琐碎,细节多 。市场激烈竞争下,从提升管理效能的角度 , 对公业务也开始向零售业务学习,由此各方反应不一,有说不能盲目复制零售业务经验的,也有重点强调对公业务的独特性的等等,笔者分享个人观点,先说结论,对公业务的零售化经营有必要性,也有合理性 。
【对公业务零售化管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首先是回答一个经常碰到的疑问,就是对公和零售差异较大,不能盲目照搬零售经验 。这几乎是持不同意见者的共同论据,但如果往下沟通,不学习零售经验 , 更好的办法在哪里 。绝大部分时候也没有成型的,经得起推敲的答案 。这几年对公业务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较大,经济下行,内外需求转弱,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对公业务的发展环境说不上好,也就没有实在的业绩和发展环境来佐证独特的经营思路 。所以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对于对公业务刚起步的银行来说,没有其它成熟的方法,那就用行内已经成型的方法,边学边优化 , 最终形成对公条线自己的方法 。
然后再回答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业务经营举措不分对公举措或者零售举措,只要能提升业务管理效能 , 都是好举措,向零售学习,不是表面理解的对公业务零售化 , 而是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修炼内功,把经营管理工作做深做细 , 毕竟外部市场不乐观,在内部管理上 , 在经营手段上做细琢磨 , 是应对之举 。
再说个合理性的问题,经济发展从增量市场开始转向存量市?。?金融竞争也是如此,目前被高频提及的“高质量发展”,就是把存量经营好的通俗表达 。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博弈”的时代 , 如何做存量对公客户的维护和提升,如何挖掘存量对公客户的价值,关系型营销的大客户贡献度不足时,长尾对公客户的经营显得尤为有必要性 , 还有如何从其它条线挖掘线索来源,来提升对公业务的营销效率,如何从其它条线挖掘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 , 来协同推进对公业务,是各家银行共同的命题,这也是公私联动 , 或者叫一体化经营成为各家银行最近开始重点研究命题的关键原因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对公业务的零售化是必然,在客户经营上,在产品流程制度上,在业务培训上达到零售业务的精度和细致度,是必然选择 。更是给对公业务在精细化管理上补课,以求在公私联动中 , 在管理语言、管理意识和举措上,能够达到同频协同的状态,公联私,私助公才能真正运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