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 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这天要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联”,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当然更少不了年夜饭 ,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古代的中国 , 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
大年初一
春节早晨,开门炮仗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今天要出门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
正月初二
这一天汉族民间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 , 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 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
正月初三
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 , 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 , 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
正月初四
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 。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 , 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
【春节就要到了,这些有关汉族人春节的风俗,讲给孩子听!】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是民间“迎财神”的日子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 , 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诗“鱼”与“余”谐音,图个吉利 。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 。他身材羸弱矮?。韵泊┢埔吕蒙溃认》?。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 。传说女蜗初创世 , 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
正月初八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 , 并不吃煮熟的谷物 。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
正月初九
民间认为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 。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 。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
正月初十
这一天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 。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 。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汉族传统农历节日之一 。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 , 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 , 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汉族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
正月十二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
正月十三
汉族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 , 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
正月十四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 。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 。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有团圆美满之意 。此外 , 元宵节还有舞狮子、猜灯谜、踩高跷、耍龙灯、滑旱船等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