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两大遗址联合申遗,成都考古发掘了什么遗址?

1、成都考古发掘了什么遗址?已发掘的重要遗地有金沙遗址、明蜀昭王陵、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船棺遗址、明蜀僖王陵、全兴水井街酒坊遗址、十二桥商代遗址等 。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与儿子燕青于1929年春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其中有圭、璧、琮、玉圈、石珠等 , 一共300多件 。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 。
【成都平原两大遗址联合申遗,成都考古发掘了什么遗址?】历史价值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制品、玉石制品以及黄金制品,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表现出浓厚而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 , 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是极为罕见的人类上古史奇珍,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三星堆遗址所见古蜀国的手工业甚为发达,门类齐全、技术先进 。
三星堆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填补了中华文明演进序列重要文物的缺环,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 中国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有助于探索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及社会形态演化的进程 。

成都平原两大遗址联合申遗,成都考古发掘了什么遗址?

文章插图
2、四川盆地目前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的…四川盆地目前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的名称叫三星堆遗址 。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地处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和马牧河两侧的台地上 , 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遗址集中分布区的面积约6平方公里 , 实际上是由数十个地点组成的大型遗址群,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
出土的青铜器器形、纹饰深受殷商作风的影响,反映了巴蜀与殷商文化的密切关系 , 而其器形、冶炼技术、纹样风格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 , 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
申遗工作
2017年5月 , 成都市文广新局报请审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透露,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如若金沙遗址和三星堆联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这将是四川考古遗产类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份 。
对于申遗工作,目前三星堆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已经进入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中 。“申遗”工作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金沙和三星堆本来就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将得到业界的认可和尊重,也可以更好地对中华文明尤其是古蜀文明进行传承和保护 。
成都平原两大遗址联合申遗,成都考古发掘了什么遗址?

文章插图
3、成都平原迄今为止最早的考古文化是哪里成都平原迄今为止最早的考古文化是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是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
宝墩文化可能是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的 。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同时还可能接受了来自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
宝墩文化的城址均建在成都平原上河流间的台地上,城墙的长边往往与河流及台地的走向一致,城址均呈长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于防洪也便于设防 。其中鱼凫城保存较差,似乎近于六边形,其保存最长的南墙也与附近的现代河流遥相平行 。
宝墩文化的城墙建筑都是采用“双向堆土、斜向拍夯”的办法 , 与三星堆古城的做法有明显的承袭关系 。从宝墩、鱼凫、古城(郫县三道堰遗址古城)三座城址的发掘看,墙基宽20D31米,上部残宽约7D19米 。由平地起建 , 先在墙中间堆筑数层高后,再由两边向中间斜向堆筑,堆放一大层土即行拍夯,城内侧的斜坡堆筑层次多 , 故坡缓;城外侧的堆筑层次少,故坡略陡 。
成都平原两大遗址联合申遗,成都考古发掘了什么遗址?

文章插图
4、成都经抢救性考古发掘是哪个遗址?成都经抢救性考古发掘是:四川郫都区成都平原春秋时期墓地 。
考古人员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的犀园村遗址进行详勘和抢救性发掘后发现 , 该遗址是成都平原少有的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时期连续发展的遗址,其春秋时期的墓地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墓地 。
犀园村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熊谯乔介绍 , 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 , 此次抢救性发掘面积1617平方米,发现了丰富的遗迹现象并出土大量遗物 。共清理出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墓葬80余座,出土大量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遗物 。
从遗迹和遗物来看,遗址年代可以分为西周中晚期和春秋时期两个大阶段 。西周中晚期的遗迹为大量房址、灰坑、窑址、灶等生活类遗迹以及少量墓葬 , 遗物主要为罐、瓮、盆等生活类陶器,说明该遗址在这一阶段是作为居住址使用;春秋时期的遗迹为大量墓葬以及少量灰坑、灰沟等 , 遗物主要是随葬用的青铜剑、磨石以及陶罐等 , 说明该阶段主要是作为墓地使用 。
成都老官山汉墓经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920支医学竹简 。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 , 出土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620余件文物 。
相关信息:
“老官山”汉墓出土遗物共计620余件(不含简牍),其中漆器240余件,陶器130余件,木器140余件,铜器(含钱币)100件 。此外,M1出土了木牍50枚,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其中官府文书涉及内容为研究西汉时期赋税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
M3出土医简920支,分两处存放 , 编号M3-121共736支(含残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编号M3-137共184支(含残简),内容为《医马书》 。
成都平原两大遗址联合申遗,成都考古发掘了什么遗址?

文章插图
5、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 , 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 。
在距今4500年左右,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 。
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可能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 。
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同时还可能受到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
宝墩遗址以成都平原上的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六座史前遗址群为代表 。
宝墩遗址既是文明孕育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