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和寓意,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

1、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 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
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众所周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也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相信大家都是从小到大只知道到了这个节日的时候吃元宵 。那么接下来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
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1
元宵节的最根本的意义应该也与团圆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 。
虽然我们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团圆的一个节日,但是元宵节的团圆与中秋节的团圆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
中秋节的团圆意思是让家里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回来团圆一下,这里面包含着对家人的思念 。
而元宵节的团圆却是在春节刚刚过后,我们马上要进入工作或者出远门之前对家人的一种美好祝福,所以这两种团员有根本上的区别 。
当然元宵节除了团圆之外 , 还有以下两个意思:
1、共同享受美好生活
相信大家肯定听说过闹元宵这种说法,这种方法其实最主要的意思就是与家里人共同享受美好生活的一个意思,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距离刚刚过去的春节时间非常临近 , 所以这个时候共同享受美好生活的话也是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当然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美好的传统 。
2、包含多种意思
汤圆虽然好吃 , 但我们过元宵节吃汤圆的时候,并不仅仅是为了好吃才吃汤圆的汤圆的意思包含着富足、美好、团圆、甜蜜等等人们的向往,所以每次吃汤圆的时候,我们与家里人会向着这些美好的向往祈福祈福,我们在一年当中能够多多的亲近这些美好的事物和事情 , 当然这并不是一种迷信,而仅仅代表我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个节日带给我们的欢乐是比较多的,而且基本上来说 , 过完元宵节的时候 , 我们就要各自在新的一年当中踏上征程了 , 所以在过元宵节的时候,同样也包含着我们对新的一年里面所要取得的美好成就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
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2
1、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 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2、元宵节“送花灯” ,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 。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 , 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 , 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
3、元宵节舞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
4、在元宵节的时候 , 人们通常也要放烟花,烟花象征着人们红红火火,财源滚滚 。
5、元宵节杨枝插门,寓意着阳能的`生发 。在古代还有一种风俗,就是在上元节这一天,将杨枝插在家家户户的门上 , 杨枝表示树木春天生发的意思,“杨”和“阳”还是谐音,其义相同 。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迎接这如婴儿般纯正无私、天真无邪的阳能,并期待着天地间的阳能可以不断生发,倚靠着它纯正的能量,生发出万事万物,生长出五谷蔬菜,生长出树木花草,以供人们使用,让我们更好地养护与保全自己的生命 。
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3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观灯的盛况,在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里,留下了众多令人神往的记载 。它以热烈喜庆的民俗意蕴和团圆浪漫的文化内涵 , 在中国传统岁时文化中大放异彩,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 。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此时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同时国人历来重首尚新,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 , 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 , 光若昼日 。”同时,元宵节还突破了长安宵禁的限制,使得民众社会娱乐空间和时间大大拓展 。与此相对应的 , 是女性这一历来为礼教所束缚的群体,也暂时获得自由,可以尽兴参与到元宵节狂欢中 。在唐朝 , 不仅平常深锁宫闱的宫女们可以参加元宵节的盛装游乐,长安郊县的少女少妇们,也可以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夜 , “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这狂欢喜庆的习俗,随着明清市民社会的发展,不仅日趋极盛 , 还增加了舞狮子、闹龙灯、猜灯谜等新的习俗 。小说《镜花缘》里记载多九公在智佳国猜了一个出典于《孟子》、谜面为“万国咸宁”的灯谜,谜底为“天下之民举安”,可见元宵节还有祈求国泰民安的寓意 。
说到祈福,这也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文化主题 。清代苏北地区,元宵夜要引火烧田 , 祈求丰收,童谣唱:“灯笼亮,火把红 , 正月十五炸麻虫,场边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陕西一带还有挂灯笼“照黑角”的习俗 , 寓意把家里所有黑暗角落都照亮,以示驱邪纳福 。另外,清代广东还有妇女元宵节祈子的习俗 。
元宵节还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 。有情人在元夕夜或初盟月下 , 或终成眷属 。前者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所载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描写 。后者有《太平广记》所记载的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饱经世乱而忠贞不渝,最终破镜重圆的温暖故事 。这些 , 都为元宵节注入了温馨的文化气息 。
元宵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 , 鼓舞和温暖了我们千年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我们一定要把它珍惜好、传承好 。

元宵节的习俗和寓意,元宵节的寓意和象征

文章插图
2、元宵节的寓意含义是什么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下面是我整合的元宵节的寓意含义是什么 , 一起来看看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
元宵节的寓意含义是什么
其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 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 , 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 , 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
在汉文帝时 , 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其二,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 , 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 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据了解,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元宵节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 , 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 , 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
元宵节的美食
1、汤圆和元宵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元宵,都是为了求一个全家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制作汤圆和元宵的主要原料都是糯米 , 其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 。汤圆的内馅甜、咸、荤、素皆有,而元宵则多为甜馅,一般是果料和干果为主 。
2、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 。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
3、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 , 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 , 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

元宵节的寓意含义是什么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