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李渔的戏曲《怜香伴》原文全文https://m.lingdiankanshu.co/75057/这个网站有原文,不知道全不全
文章插图
2、芙蕖李渔文言文翻译和原文芙蕖文言文翻译和原文如下: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 , 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 产于陆者曰旱莲 。”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
群葩当令时 , 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 。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 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 , 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 , 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
至其可人之口者 , 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 , 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
是芙蕖也者 ,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无如酷好一生 。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 , 又时病其漏 。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
荷花与其它草本植物似乎有些不同,但也有根没有树,一年生一次,这些特点是相同的 。花谱上说:“生长在水中的叫草芙蓉,生长在陆地上的叫旱莲 。”就不能不说是草本植物了 。我夏天视它为生命 , 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以因袭前人现成的说法 , 而是因为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 , 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 。
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 , 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 。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 , 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 。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 。
于是,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 , 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 。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相继开放 , 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 , 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 。
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 。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 , 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 , 好像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一年又一年用来裹东西 。
这样看来 , 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 。(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 , 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 。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 。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 。
只是挖了个斗大的小池 , 栽几株敷衍了事,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盼望天上降雨来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养生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 。
李渔,生于江苏如皋,籍贯浙江兰溪 。李渔自幼聪颖 , 擅长古文词 。41岁去杭州,后移家金陵,游历四方,广交名士 。
公元1677年 , 复移家杭州 , 于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 。李渔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 , 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 。他重视戏曲文学,曾说:“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 。”李渔在金陵时,别业称芥子园,设有芥子书肆 。李渔女婿沈心友,请王概等编《芥子园画谱》,流传甚广 。
公元1651年中国文学家李渔41岁第一部传奇《怜香伴》顺治八年撰成 。
文章插图
3、那里有李渔《怜香伴》原文?古文的怜香伴》又名《美人香》,故事就是从范夫人崔笺云到佛堂进香,忽闻风中传来女子奇香开始 。笺云循香觅见寄住庵中的少女曹语花,两人一见如故,诗文赓和 。
【怜香伴原文、作者,求李渔的戏曲《怜香伴》原文全文】那笺云作诗曰:
溯温疑自焙衣笼,似冷还疑水殿风 。一缕近从何许发?绦环宽处带围中 。
语花和诗曰:
粉麝脂香未足猜,芬芳都让谢家才 。隔帘误作梅花嗅,那识香从咏雪来 。
和诗之后二女竟不忍分别——
【前腔】(旦、小旦合)谁称可意儿,叹知?。〗癯迨植欧甓?。怎能勾生同地、嫁并归,吟联席 。韦弦缟苎交相惠 , 将身醉杀醇醪味 。
于是决定同事一夫,曹语花甘为范家侧室 。笺云回去告之丈夫,范生先是推辞,后来见妻子意思坚决,也就乐得顺水推舟好享齐人之福,于是请笺云之表兄前去曹家做媒 。为怕曹父不肯让女儿做妾,假说笺云因自惭无出,甘愿退居次室,让曹女做正夫人 。谁知同窗探知,心生嫉妒而破坏 , 事先向曹父泄露了他们的密谋,并加油添醋说范生想骗娶书香门第之女为妾 。曹父大怒,非但拒绝说媒,且进言任职学正的朋友,以无行为名革落了范生的头巾,随后携女上京 。后夫妇返乡 , 改名换姓重新应举,上京后得知曹父已为显宦 , 更悲叹此生与曹女无缘 。笺云却不甘失败,又兼曹语花为腻友思念成?。嬷盖?nbsp;, 说当初与范大娘诗文唱和 , 引为至交,现在分隔两地,闺中寂寞而得病 。曹父释然,认为女儿只是因为缺少闺友,只要自己收几个女徒弟来跟她谈诗论文就会好了,因此贴出招生榜 。笺云借机报考 , 自称贫家未嫁之女,来与语花做伴 。果然两女一见,语花之病不药而愈,曹父更觉得自己方法不错,更因喜爱笺云的缘故而收她做了义女 。那边范生已改名中举 , 正好在曹父门下,曹父虽然当初拒婚,却其实只闻其名而并没有见过求婚之人,这时范生已改姓名为石某,曹父不知 , 赏识这个门生的才华,便将女儿许配 。语花先过门,次日笺云又假称自己是石生的原聘妻子,定要与妹妹同嫁,曹父一向古板拘谨,认为人伦攸关 , 不嫁不行,于是又隆重给笺云发嫁 。婚毕两女才向曹父说明一向的欺骗情事,老人只好一笑接受 。(此段简介有一部分引自zhiyoubei姐姐的文章,勿怪:))
这个故事里其实几乎没有男女之情,曹语花一心要嫁范生为妾 , 却一直连范生是何等人物也没见过,她所心心念念的,只是范大娘崔笺云其人 。而笺云想娶语花过来,也不见得有多少是为丈夫着想,相反在丈夫吃了大亏,不敢再生心招惹曹老者之后,她仍不肯死心,冒着丈夫再度身败名裂之险也要打入曹家内部,进曹家一去不返,让范生不禁担心起别要妾未娶到,先折了老婆一名 。
二女感情之深,叫今人难以想象 。第十出《盟谑》中有她们拜堂的一幕——
笺云道:“(我们)要与寻常的结盟不同 , 寻常结盟只结得今生 , 我们要把来世都结在里面 。”语花道:“来世为同胞姊妹何如?”笺云道:“不好,难道我们两个来世都作女子不成?”语花道:“今生为姊妹,来世为兄弟如何?”笺云依旧不依:“我和你来生做了夫妻罢!”情深如此,令人难解、咋舌 。有意思的是,崔、曹二女的丫鬟还怂恿她们拜堂 。她们找来崔相公的衣裳,崔做男,曹做女,在菩萨面前许了愿 。语花痴痴道:“我今日既与你拜了堂,若后来再与别人拜堂,虽于大节无伤,行迹上却去不得了 。况我们交情至此,怎生拆得开?”
二女如胶似漆,深有蕾丝边之嫌 。而从书上看,连顽固不化的曹父都以为,女儿家互相倾慕,事属寻常 。也许在古人看来,女同性恋是正常不过的 。一个妻妾成群的家庭,男人管不过大群女人,由她们互相爱恋,倒比争风吃醋要好得多吧 。于是他们对这样的情况亦给予极大的宽容 。黄丽贞的《李渔研究》(1974):
从来戏曲写才子佳人的姻缘遇合,都是男爱女怜,笠翁《怜香伴》传奇,一反前人窠臼,以二美相怜为线索,一切刻骨相思,为求相聚的苦心绸缪,都从笺云和语花身上发生 。他凭空结撰出这些一反常情的情节,除了新人耳目之外,笠翁亦寓其“不妒”的微旨 。
张晓军《李渔创作论稿》(1997)更表明:
《怜香伴》说白了也就是同性恋,题材不可谓不奇,相交的方式亦不可谓不巧 。
台湾师大单文惠的硕论《〈笠翁十种曲〉研究》(1998),于《怜香伴》一节对同性恋问题有较深入的讨论 。文中写道:《怜香伴》传奇的故事,是笠翁剧作中,题材最特殊的,情节不由男女之情入手,跳脱窠臼,不局限于传统才子佳人的恋爱模式,而由两位佳人之间彼此惺惺相惜的情感入手 。
许剑桥先生在一篇论文里写道——
语花在对笺云之夫毫不知情、甚至没见过面的状况下,应允同嫁一夫来达成彼此所追求的聚首,这对女性来说是相当有风险的,所谓“女怕嫁错郎”,提醒的无非是婚姻中男性这个“主体”往往决定另一半(女性)的幸福 。而语花对她决意再嫁(名义上已嫁给笺云,所以是再嫁)的另一半、也就是笺云之夫毫不在意,暗喻了她把“同嫁一夫”当成是未来和笺云长久相依计划的途径;而笺云也在未告知丈夫的情形下决定另一名女子嫁给丈夫,其实也只是将丈夫视为计划中女女长久相爱的工具 。女女不仅在女儿圈中完婚,也计划着这份情感如何置于父权体系,以达成“宵同梦,晓同妆,镜里花容并蒂芳 。深闺步步相随唱 , 也是夫妻样”这般完整和长久的同性夫妻之道 。
这一段已解释得十分明白 。
许先生的论文里还有两段,枕书一并引来——
《怜香伴》中的笺云和语花 , 则违逆正统规范,以自己为主体,踏上女同性爱之路 。首先,原本带有父权观点而贴着“男人禁止进入”的闺房,却是浑然天成的女欢女爱后花园 , 得以赏心乐事、赋诗相伴、甚至许诺海誓山盟 , 这都在男人的“无知”中被默许 。而为了保有关系的永久性,其办法,就是和原本要与之抵抗的父权异性恋改以连结合作方式,让女女间插入男性,组成一夫多妻的“女男女”家庭,但其实内藏了一种寄生式的权力,女同性爱依附在阳物异性恋下 , 以不惊扰寄主、甚至是让其愉悦(能多得一位美娇娘)的方式,吸取寄主的资源,甚至架空他在家庭的权力 , 完成女女情爱的实践 。
笺云和语花的姊妹之路 , 铺设于层层遮掩的闺房;而有更多的女女路径 , 埋没于荒烟蔓草;或者铺路到一半即被拦腰阻断;或者仍在施工中 。今之春风蝴蝶女子,已然拆解诸多男女防线,也已无须“寄生”而拥有经济能力,是否开出更多条的康庄大道?在异性恋仍控管绝大部份的性别土地,笺云和语花只是地图上稀有旁门左道,因而女同性爱仍是无止尽须进行的路程,如此,才能编织出四处莺莺燕燕、满眼奼紫嫣红的姊妹网络 。
对于同性恋,我并没有卫道士般的紧张与鄙视 。不知为何,我总能够以平静的态度对待 。尤其是女性的同性恋,在我看来,甚至有某种悲剧意味的凄伤 。
《怜香伴》被说成是“开中国同性恋描写之先河” 。而在王世贞的《艳异编》里已有记载,汉武帝的皇后阿娇宠衰后 , 女巫楚服自言有术能让皇帝回心,需昼夜祭祀,合药服之 。“巫著男子衣冠帻带 , 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 。”事发,楚服伏辜,皇后废处长门宫 。当然,这说法的出处值得推敲,可信度自然亦打了折扣 。
而想想 , 到底是凄凉的 。古诗里说 ,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鸳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 , 东西四五百回圆 。
这样的百无聊赖 , 这样的愁绪漫漶 。
《怜香伴》文末一段到底还是叫枕书难以接受的:“洞房幽敞,鸳鸯锦褥芙蓉被 , 水波纹簟销金帐 。左玉软,右香温,中情畅 。”
李渔生于晚明万历年间,明亡过隐居不仕 , 局势稳定后卖文为生 。只能靠在名流高官处打抽丰得来的钱维持生活 。但他生活却非常奢华讲究,广置姬妾与房产,并且“所至携红牙一部 , 尽选秦女吴娃,未免放诞风流” , “人皆以俳优目之” 。
这样的李渔,这样的难以读懂的李渔 。
文后记:夜来疾雨,极目处烟霭迷离 , 雾气浓重 。远方山岱绵延,公路延伸至天边 。路灯光出奇温柔,站在阳台上 , 空气洁净,叫人心神皆静 。
这样的好时光,不读书,多么辜负 。
李渔41岁第一部传奇《怜香伴》撰成 。
又名《美人香》 。清代戏曲家李渔的传奇集《笠翁十种曲》其中一篇,讲述了崔笺云与曹语花两名女子以诗文相会 , 互生倾慕,两人想方设法争取长相厮守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题材是男权社会下女子之间的恋情,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男性对于女同性恋是持赞赏态度的(这也是男权社会的一种体现) 。
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http://hi.baidu.com/qingyuehuaying/blog/item/65b1a7ef183c3314fdfa3cc5.html
《笠翁传奇十种》之《怜香伴》李渔;杜书瀛著
网易云阅读里面有全文
我也不知道 , 网上应该有吧!
文章插图
4、李渔的作品有哪些放心大胆的发动态搞定
文章插图
5、谁有李渔的《怜香伴》的全文?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个,只有在线看的http://hi.baidu.com/qingyuehuaying/blog/item/65b1a7ef183c3314fdfa3cc5.html
《怜香伴》又名《美人香》,故事就是从范夫人崔笺云到佛堂进香,忽闻风中传来女子奇香开始 。笺云循香觅见寄住庵中的少女曹语花,两人一见如故,诗文赓和 。
那笺云作诗曰:
溯温疑自焙衣笼,似冷还疑水殿风 。一缕近从何许发?绦环宽处带围中 。
语花和诗曰:
粉麝脂香未足猜,芬芳都让谢家才 。隔帘误作梅花嗅,那识香从咏雪来 。
和诗之后二女竟不忍分别——
【前腔】(旦、小旦合)谁称可意儿,叹知?。〗癯迨植欧甓?。怎能勾生同地、嫁并归,吟联席 。韦弦缟苎交相惠,将身醉杀醇醪味 。
于是决定同事一夫,曹语花甘为范家侧室 。笺云回去告之丈夫 , 范生先是推辞,后来见妻子意思坚决,也就乐得顺水推舟好享齐人之福,于是请笺云之表兄前去曹家做媒 。为怕曹父不肯让女儿做妾,假说笺云因自惭无出,甘愿退居次室 , 让曹女做正夫人 。谁知同窗探知,心生嫉妒而破坏 , 事先向曹父泄露了他们的密谋,并加油添醋说范生想骗娶书香门第之女为妾 。曹父大怒 , 非但拒绝说媒,且进言任职学正的朋友 , 以无行为名革落了范生的头巾,随后携女上京 。后夫妇返乡 , 改名换姓重新应举,上京后得知曹父已为显宦,更悲叹此生与曹女无缘 。笺云却不甘失败,又兼曹语花为腻友思念成?。嬷盖?nbsp;, 说当初与范大娘诗文唱和,引为至交 , 现在分隔两地,闺中寂寞而得病 。曹父释然 , 认为女儿只是因为缺少闺友,只要自己收几个女徒弟来跟她谈诗论文就会好了,因此贴出招生榜 。笺云借机报考,自称贫家未嫁之女,来与语花做伴 。果然两女一见,语花之病不药而愈,曹父更觉得自己方法不错,更因喜爱笺云的缘故而收她做了义女 。那边范生已改名中举,正好在曹父门下,曹父虽然当初拒婚,却其实只闻其名而并没有见过求婚之人 , 这时范生已改姓名为石某,曹父不知,赏识这个门生的才华,便将女儿许配 。语花先过门 , 次日笺云又假称自己是石生的原聘妻子 , 定要与妹妹同嫁,曹父一向古板拘谨,认为人伦攸关,不嫁不行,于是又隆重给笺云发嫁 。婚毕两女才向曹父说明一向的欺骗情事,老人只好一笑接受 。(此段简介有一部分引自zhiyoubei姐姐的文章,勿怪:))
这个故事里其实几乎没有男女之情,曹语花一心要嫁范生为妾,却一直连范生是何等人物也没见过,她所心心念念的,只是范大娘崔笺云其人 。而笺云想娶语花过来,也不见得有多少是为丈夫着想,相反在丈夫吃了大亏,不敢再生心招惹曹老者之后,她仍不肯死心,冒着丈夫再度身败名裂之险也要打入曹家内部,进曹家一去不返,让范生不禁担心起别要妾未娶到,先折了老婆一名 。
二女感情之深 , 叫今人难以想象 。第十出《盟谑》中有她们拜堂的一幕——
笺云道:“(我们)要与寻常的结盟不同,寻常结盟只结得今生,我们要把来世都结在里面 。”语花道:“来世为同胞姊妹何如?”笺云道:“不好,难道我们两个来世都作女子不成?”语花道:“今生为姊妹,来世为兄弟如何?”笺云依旧不依:“我和你来生做了夫妻罢!”情深如此,令人难解、咋舌 。有意思的是,崔、曹二女的丫鬟还怂恿她们拜堂 。她们找来崔相公的衣裳,崔做男 , 曹做女,在菩萨面前许了愿 。语花痴痴道:“我今日既与你拜了堂,若后来再与别人拜堂,虽于大节无伤,行迹上却去不得了 。况我们交情至此 , 怎生拆得开?”
二女如胶似漆,深有蕾丝边之嫌 。而从书上看,连顽固不化的曹父都以为,女儿家互相倾慕,事属寻常 。也许在古人看来,女同性恋是正常不过的 。一个妻妾成群的家庭 , 男人管不过大群女人,由她们互相爱恋,倒比争风吃醋要好得多吧 。于是他们对这样的情况亦给予极大的宽容 。黄丽贞的《李渔研究》(1974):
从来戏曲写才子佳人的姻缘遇合,都是男爱女怜,笠翁《怜香伴》传奇,一反前人窠臼,以二美相怜为线索,一切刻骨相思,为求相聚的苦心绸缪 , 都从笺云和语花身上发生 。他凭空结撰出这些一反常情的情节 , 除了新人耳目之外,笠翁亦寓其“不妒”的微旨 。
张晓军《李渔创作论稿》(1997)更表明:
《怜香伴》说白了也就是同性恋,题材不可谓不奇,相交的方式亦不可谓不巧 。
台湾师大单文惠的硕论《〈笠翁十种曲〉研究》(1998),于《怜香伴》一节对同性恋问题有较深入的讨论 。文中写道:《怜香伴》传奇的故事,是笠翁剧作中,题材最特殊的,情节不由男女之情入手,跳脱窠臼,不局限于传统才子佳人的恋爱模式,而由两位佳人之间彼此惺惺相惜的情感入手 。
许剑桥先生在一篇论文里写道——
语花在对笺云之夫毫不知情、甚至没见过面的状况下,应允同嫁一夫来达成彼此所追求的聚首,这对女性来说是相当有风险的 , 所谓“女怕嫁错郎”,提醒的无非是婚姻中男性这个“主体”往往决定另一半(女性)的幸福 。而语花对她决意再嫁(名义上已嫁给笺云,所以是再嫁)的另一半、也就是笺云之夫毫不在意,暗喻了她把“同嫁一夫”当成是未来和笺云长久相依计划的途径;而笺云也在未告知丈夫的情形下决定另一名女子嫁给丈夫,其实也只是将丈夫视为计划中女女长久相爱的工具 。女女不仅在女儿圈中完婚,也计划着这份情感如何置于父权体系,以达成“宵同梦,晓同妆,镜里花容并蒂芳 。深闺步步相随唱,也是夫妻样”这般完整和长久的同性夫妻之道 。
这一段已解释得十分明白 。
许先生的论文里还有两段,枕书一并引来——
《怜香伴》中的笺云和语花,则违逆正统规范,以自己为主体,踏上女同性爱之路 。首先,原本带有父权观点而贴着“男人禁止进入”的闺房,却是浑然天成的女欢女爱后花园,得以赏心乐事、赋诗相伴、甚至许诺海誓山盟,这都在男人的“无知”中被默许 。而为了保有关系的永久性,其办法,就是和原本要与之抵抗的父权异性恋改以连结合作方式,让女女间插入男性,组成一夫多妻的“女男女”家庭,但其实内藏了一种寄生式的权力,女同性爱依附在阳物异性恋下,以不惊扰寄主、甚至是让其愉悦(能多得一位美娇娘)的方式,吸取寄主的资源,甚至架空他在家庭的权力,完成女女情爱的实践 。
笺云和语花的姊妹之路,铺设于层层遮掩的闺房;而有更多的女女路径,埋没于荒烟蔓草;或者铺路到一半即被拦腰阻断;或者仍在施工中 。今之春风蝴蝶女子,已然拆解诸多男女防线,也已无须“寄生”而拥有经济能力,是否开出更多条的康庄大道?在异性恋仍控管绝大部份的性别土地,笺云和语花只是地图上稀有旁门左道,因而女同性爱仍是无止尽须进行的路程,如此 , 才能编织出四处莺莺燕燕、满眼奼紫嫣红的姊妹网络 。
对于同性恋,我并没有卫道士般的紧张与鄙视 。不知为何,我总能够以平静的态度对待 。尤其是女性的同性恋,在我看来 , 甚至有某种悲剧意味的凄伤 。
《怜香伴》被说成是“开中国同性恋描写之先河” 。而在王世贞的《艳异编》里已有记载,汉武帝的皇后阿娇宠衰后,女巫楚服自言有术能让皇帝回心 , 需昼夜祭祀 , 合药服之 。“巫著男子衣冠帻带 , 素与皇后寝居 , 相爱若夫妇 。”事发 , 楚服伏辜 , 皇后废处长门宫 。当然,这说法的出处值得推敲,可信度自然亦打了折扣 。
而想想,到底是凄凉的 。古诗里说,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鸳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
这样的百无聊赖,这样的愁绪漫漶 。
《怜香伴》文末一段到底还是叫枕书难以接受的:“洞房幽敞,鸳鸯锦褥芙蓉被 , 水波纹簟销金帐 。左玉软 , 右香温 , 中情畅 。”
李渔生于晚明万历年间,明亡过隐居不仕,局势稳定后卖文为生 。只能靠在名流高官处打抽丰得来的钱维持生活 。但他生活却非常奢华讲究,广置姬妾与房产,并且“所至携红牙一部,尽选秦女吴娃,未免放诞风流”,“人皆以俳优目之” 。
这样的李渔,这样的难以读懂的李渔 。
文后记:夜来疾雨,极目处烟霭迷离,雾气浓重 。远方山岱绵延,公路延伸至天边 。路灯光出奇温柔 , 站在阳台上 , 空气洁净,叫人心神皆静 。
这样的好时光,不读书,多么辜负 。